江心公園打造“兒童閱讀島” 國內外優質童書免費閱讀
2019-04-24 10:39:30 來源:海峽都市報
23日是“世界讀書日”,福州的讀書月系列活動將在閩江邊的江心公園內啟動,而在4月23日這一天,“葫蘆弟弟兒童書店”將在公園內正式開張。這是全國最大一家專注兒童閱讀的書店,營業面積1800平方米,有3萬多個童書品種,而未來江心公園也將圍繞這家書店將江心公園打造成“兒童閱讀島”。昨日記者提前探訪了這家最大兒童書店。
在葫蘆文化副總經理張靜的陪同下,記者來到三縣洲大橋下的江心公園,公園的停車位并不多,而要到達兒童書店要在公園中行走十多分鐘,那里的古榕上停著幾只白鷺。
“進入書店是否不便?”對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張靜有不同的理解:“現在兒童閱讀提倡的是親子閱讀,我們和孩子一同出行也提倡親子共度的時光,可以把車停得遠一點,或乘坐公交車,到公園門口和孩子一起走一段公園的路,公園里自然生態很好,這與逛大商場里的書店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江心公園曾是福州著名的“愛情島”,如今因這家兒童書店的入駐將打造成“兒童閱讀島”,在公園道上已立著根據《墻書》制作的大型書模,它的作者是畢業于英國劍橋大學歷史系的克里斯托弗·勞埃德,他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作家,他創作的《墻書》系列包括自然通史、科技通史等7冊。5月1日,這位重量級作者將在這里與讀者見面。“未來還會在公園的每個角落設置‘聽書’二維碼,市民只需掃碼就能聽書,我們有一萬多個‘有聲書’產品。”
一座三層書店很快出現在古榕旁,書店門口設計了一道“彩虹通道”可直上最高層,頗有新意和時尚感;書店內圖書已進場,工作人員正忙著最后的貼碼工作;書店內一座巨型萬花筒充滿童趣。張靜介紹說,書店設計概念是一顆種子,一層是低幼區,二層是大一點的孩子閱讀區,三層的讀者群年紀更大一些,從下往上代表著一種成長的力量。書店設有活動區、餐飲區,三層還有一塊科學區,將來會做一些小設計。
書店里的員工并不多,這是因為書店全新的運營模式,張靜介紹,“傳統書店要很多人來管理,但在我們書店,讀者購書采取‘掃碼購’,掃一下圖書上的條形碼便可加入‘購物車’,通過手機結算,等你逛完書店,前臺工作人員已從倉庫里為你配好書打包好了。書店店員目前配置是8人,扣除輪休,實際上日常在店內的只有5人。而且圖書的價格和網店上同價,這樣的書店有體驗感,價格上也更有競爭力。”
“葫蘆弟弟”此前并不為人熟悉,但在圖書行業內他們已打拼了8年多。
“葫蘆弟弟”的創始人林柄洋接受記者獨家采訪時稱,“在大學時代就在校園里開了家書店,正因為對書的熱愛,畢業之后才專注于網上書店。”8年多的努力,林柄洋帶著他的團隊在天貓、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電商平臺上開起了近70家“網上書店”,成為了行業新貴。
目前達到了怎樣的體量?林柄洋說,“在國內的網絡書店,除了當當、京東,接下來就屬葫蘆弟弟了,去年的銷售量業績是5億,今年能突破10億。從2015年起,公司在天貓的童書銷售量都穩居第一名。”
從2015年開始,林柄洋將重點放在了童書營銷上,之所以看重這塊市場,他說,“目前童書用戶的黏性較強,現在又提倡親子共讀,所以未來不容易被電子出版物所替代,再加上兒童圖書形式豐富,這也是電子圖書無法替代的,這個市場會越來越大。”整個供應鏈的布局已完成,葫蘆弟弟才開始尋找更多的拓展空間,于是才有了實體書店。
林柄洋說,“傳統實體書店普遍的問題一是價格與網店比沒有優勢;二是消費者想買的書,到書店找不到,這樣的體驗感就很差。這兩個最核心的問題在我們這里都找到了破解的方案:第一,我們的圖書和我們的網店同價;第二,我們的品種足夠豐富,中國最大的書店是蘇州誠品,而童書不到2萬個品種,但我們專注于童書,書店不賣教輔、教材,也不賣文具、玩具、電子產品,我們童書品種有3萬多,讓孩子的閱讀更單純。”林柄洋解釋,“每個品種只在書店擺放一兩本,‘掃碼購’的模式可破解書店空間不足的問題。”
接下來,葫蘆弟弟兒童書店會舉辦一系列講座、沙龍活動。林柄洋說,“我們會把全世界最好的童書作家請到書店,除了勞埃德外,目前已確定的還有日本人氣繪本作家宮西達也,預計今年11月份在書店與福州的孩子見面,國內的著名兒童作家楊紅櫻、沈石溪、曹文軒等也會在今年到店。”
據了解,未來“葫蘆弟弟”還計劃在廈門、泉州、漳州等地開設實體書店。
- 連江精心打造“三街一坊”歷史文化街區(2019-04-17 09:52:16)
- 首屆福州歷史文化街區閩劇文化藝術周開演(2019-04-17 09:41:56)
- 福州市雕刻藝術學會成立(2019-04-17 09:39:29)
- 首屆閩劇文化藝術周舉行 活動將持續到25日(2019-04-17 09:34:45)
- “八閩之光”福建漆藝術精品將晉京辦展(2019-04-17 0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