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委員共謀: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2021-01-08 11:11:45 來源:福州新聞網
6日,參加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各民主黨派和政協委員熱議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從各自角度積極建言獻策。
打造數字應用第一城
如何把數字城市的框架搭好,把數據應用的瓶頸打通,把應用場景的開發激活?各民主黨派紛紛建言獻策。
農工黨福州市委會建議,福州市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充分評估城市現狀與需求,分時、分區域逐步啟動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優先在城市中心區域、重點工業園區、主要商區和旅游景點布局建設5G網絡。另外,加快城市物聯網建設,推動萬物互聯互通,有力支撐數字治理能力的提升。
九三學社福州市委會建議,要大力引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龍頭企業和研究機構落戶福州,培育壯大本地相關企業,提升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福州軟件園、馬尾物聯網基地等園區數字產業水平和大數據服務水平。
民進福州市委會建議,福州市應重點攻克基礎核心技術,加快區塊鏈算力平臺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區塊鏈行業的政策扶持力度,著手編制《福州區塊鏈產業戰略發展規劃》,明確區塊鏈發展的具體目標和定位。在具體實施中,福州應細化目前已經出臺的區塊鏈相關政策,設立區塊鏈專項基金用于培育和孵化區塊鏈項目。同時,積極開展“區塊鏈﹢”試點示范工程,形成區塊鏈產業生態。
提升國際城市文化軟實力
市政協委員林建認為,一座城市的發展騰飛,需要經濟和文化雙翼并舉。隨著社會發展進步,物質生活日益豐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文化精神建設,城市貯存文化、傳播文化、創造文化的功能漸增。書籍和閱讀是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是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書香文化的建設,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同時,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對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起到重要的影響。建議福州在書香文化建設上,結合福州特色,以規模集群、人文結合為特點,打造書香文化集群,提升國際城市文化軟實力。
市政協委員林繼東認為,海洋文化是福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精神積淀,海洋文化底蘊為福州城市形象塑造和城市質量提升提供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目前,建設“海上福州”是福州城市拓展的主攻方向,建議除了已有的海洋品牌外,還可從福州人的海洋意識、海洋精神、海洋知識、海洋藝術、海洋民俗等方面著手研究、打造福州的海洋文化品牌。通過開發其他具有特色的精品旅游項目、精品宣傳片、紀錄片、影視劇,打造代表福州海洋文化的品牌,推進福州的海洋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超越。
打造海絲國際旅游城市
在邁向現代化國際城市目標的道路上,如何充分發揮福州海絲資源優勢,民盟福州市委會提出借助海絲重要節點城市優勢,充分挖掘旅游資源打造海絲國際旅游城市的新思路。
民盟福州市委會認為,福州打造海絲國際旅游城市是福州提升城市國際形象、發展城市經濟的重要內容和推力。建設海絲國際旅游城市,可以更好地架起福州與海絲沿線國家、城市的聯系橋梁,吸引更多海絲沿線國家對福州的關注。
在細節規劃方面,民盟福州市委會建議,進一步辦好海絲國際旅游節,擴大其海內外影響力;整合串聯閩王祠、邢港碼頭等7處進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遺址、知名歷史文化街區、福州特色演藝品牌等資源,全力打造國際旅游產品;整合力量,引導各縣(市)區積極參與精心開發國際旅游項目,發揮閩籍華人華僑作用等多方面進行打造。
旅游業蓬勃發展,對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助力不容小覷。當下福州正大力推進濱海新城建設,旅游業發展是重點之一。
如何讓濱海新城綿長的海岸線資源、豐富的森林與濕地自然資源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為濱海新城旅游業發展服務?政協委員余岸明提出了“生態+”概念。建議充分挖掘濱海新城“海”的元素,加快推動海洋公園、海上游樂園規劃并進行招商推介。同時發揮濱海新城大數據企業集聚的優勢,做好濱海新城科教旅游產品的研發工作。
- 福州:培育5個以上數字經濟特色集聚區(2021-01-08 11:11:06)
- 福州城市建設再展新畫卷(2021-01-08 11:10:08)
- 福州15個街區獲授“市級夜色經濟體驗示范街區”稱號(2021-01-08 11:08:40)
- 時隔36年 《真假美猴王》將重現京劇舞臺(2021-01-08 11:07:26)
- 每周五晚 福州閩劇院展演經典劇(2021-01-08 11: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