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何時開始傾斜?八旬老人一圖為你還原古福州
2021-03-22 15:05:48 來源:福州新聞網
為迎接今年召開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許多對福州文史有著深厚情感的老人正致力于還原福州“前世”的模樣,讓世界更好地了解福州歷史,今年80歲的鄭子端便是其中之一。
鄭子端是在三坊七巷土生土長的“原住民”,從小,父母便要求鄭子端苦練書法,這為他日后學習工筆畫打下扎實的基礎。這些年,鄭子端在挖掘與傳承“福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繪制了《福州城臺景觀圖》,并還原福州古城地圖。
300多年前的福州,是什么模樣?近日,海都記者在鄭老先生家中找到了答案。
還原清代福州古地圖
鄭子端繪制的《福州城臺景觀圖》長140厘米、寬100厘米,裝裱掛在客廳的顯眼處。據他介紹,原圖現藏于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國立博物館內,圖上時間為清康熙二十五年。1998年,加拿大博物館研究員、漢學家魯克恩先生用相片的形式拷貝了該圖,并攜圖來福州尋找古跡,古圖才得以見天日。鄭子端從臺江區文物部門拿到照片后,開始進行臨摹。
鄭子端還原福州清代古地圖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清代福州古地圖 拷貝圖
鄭子端說,加工再創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他要將相片1比1放大,再對圖中的各個細節進行揣摩,最后才用傳統工筆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一系列的繁瑣工序,耗費了他一年多的時間,直至2019年元旦,這幅作品才正式完工,還原度相當高。
福州的一些古遺址原貌,也在圖中“有跡可循”。鄭子端說,很多人在考究烏塔何時開始傾斜,從圖中得知,烏塔至少在清代鼎盛時期便已經傾斜。
消失的地名 他一一記錄
介紹完《福州城臺景觀圖》后,鄭子端又拿出他還原的民國時期福州城臺地圖,該地圖囊括了該時期鼓樓區至臺江區的版圖。
鄭子端表示,原版地圖最初是從一名臺江歸僑手上流出的。但這幅地圖不僅尺寸小,上面的字跡也十分模糊,因此,他才萌生出還原地圖的念頭。
“我用放大鏡一個一個地名地看、抄,遇到實在看不清楚的字,還要去實地走訪確認。”鄭子端說,他共制作出5個版本的地圖,前四版由于紙張破損、地名顯示不全等已被作廢。待第五版最終完成后,他會將其打印并裝裱,以便長久保存。
據鄭子端介紹,福州許多古老的地名已經在版圖上消失了。比如,民國時期,福州有南湖、北湖、東湖、西湖。如今只有西湖尚存,北湖已更名為左海。然而,這些地名是歷史的見證,亦是開發旅游的寶貴資源,理應被保留下來,并讓后人周知。
在還原上述古物的過程中,鄭子端也學會了新潮的PS技術。鄭子端笑著說,之前他總是將地名寫在小紙條上,再粘到地圖上,但這種“笨辦法”太耗時耗力了。隨后,他咨詢了攝影師,才知道可以用PS制作地圖。
- 福州軟木畫代表性傳承人陳君錕:一生一事枯木逢春(2021-03-22 15:04:37)
- 推進“綠進萬家 綠滿榕城” 福州打造生態幸福之城(2021-03-22 15:00:34)
- 明天開幕!“跨交會”觀展全攻略來了(2021-03-22 14:58:03)
- “匠心筑夢·創享青春”福清市創新創業創造大賽正式開啟(2021-03-22 14:56:41)
- 福州日報社喊你了!沖鴨!(2021-03-22 14: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