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流傳著一段“四個一”的佳話
2021-04-08 17:45:20 來源:福州新聞網
3月24日下午,正在福建省福州市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了解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情況。
點擊視頻↓觀看新聞報道
福州三坊七巷被譽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館”和“閩都名人聚居地”。
“七溜八溜,不離虎糾”,習近平總書記此次來閩考察時說,他最好的年華就是在福州度過的,有很多體會。福州人更是時時感念總書記當年為他們保留下來的這一片珍貴的古老街區。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這座2200年古城的中心,走出了林則徐、嚴復、沈葆楨、陳寶琛、林覺民、冰心等燦若繁星的風流人物,也因此有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的美譽。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坊七巷部分建筑曾被拆除想用來建設商品房,這片人杰地靈的寶地曾經面臨被破壞的風險。當時剛剛擔任福州市委書記不久的習近平得知消息后,要求暫緩拆遷,并對三坊七巷里的名人故居進行修繕。
現今的福州文博界,傳頌著“四個一”(一個局、一個隊、一顆印、一百萬元)的佳話,而這正是習近平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期間拍板解決的事。他制定了一整套制度、管理辦法、機構,在這個基礎上,福州市三坊七巷的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名城的系統保護開始了。
“四個一”的由來
1991年3月10日下午,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議。會議確定了三坊七巷等地名人故居和遺址的保護辦法,以及為加強文物保護工作,1991年福州市要辦好7件實事等。“7件實事”衍生出了“四個一”,以及一系列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創新之舉。
一個局。那次現場辦公會確定,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增加事業編制10名。1994年11月11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的專題研究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市委常委會又議定,健全文物管理工作機構,在機構改革中考慮設立市文物管理局。1995年6月,福州市文物管理局正式成立,作為市直二級局,人財物相對獨立,定編20人。
一個隊。建立福州市考古隊,1991年6月正式成立,定編8人。這為提升福州文物考古水平,進一步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顆印。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中的現有使用單位,都要與文物主管部門簽訂“使用保證合同”。從1992年開始,城建項目立項時需要征求文物部門的意見,加蓋市文管會(后改為市文物局)的印章。
一百萬元。從1991年開始,福州全市每年的文物修繕經費市財政撥款100萬元,以后逐年增加。
按照總書記擘畫的藍圖,福州市一任接著一任干,對三坊七巷精心保護和修復。
在三坊七巷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
行走在三坊七巷,穿越古今,人們也更加感佩當年城市管理者的遠見和魄力。如今,三坊七巷不僅是福州市民的驕傲,也是外地游客重要的打卡地。
- 省領導與中國廣播藝術團一行座談交流(2021-04-08 17:42:48)
- 冶山春秋園歐冶池:千年古池再展風華(2021-04-08 17:39:28)
- 夜福州 幸福城(2021-04-07 10:39:57)
- 新華社視頻 | 這就是總書記考察的三坊七巷(2021-04-07 10:37:24)
- 一見·三次用典,理解總書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意(2021-04-07 10: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