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峰:12年“微觀”上下杭 用攝影書獻禮世遺大會
2021-04-08 18:31:40 來源:福州新聞網
楊建峰與他的書籍《見證上下杭》。
福州晚報記者 翁宇民/文 葉誠/攝
一個普通人如何向世遺大會獻禮?答案不一定在殿堂之上,也可以在市井當中。
近日,攝影書《見證上下杭》(中英文版)新版發行,引發媒體關注,在鹿森書店舉行的分享會也反響熱烈。這部書聚焦12年時光中上下杭生活景象的變遷,像是用一臺顯微鏡,纖細入微地呈現了福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肌理。
其編著者楊建峰,是出生在鼓樓,工作在臺江,現居住在倉山的“純正”福州人。
既是觀察者 也是建設者
提起《見證上下杭》,許多人關注到的是楊建峰的一個身份——福州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其實,他也是臺江區房管局的一名職工,從事房管工作已41年。正因“職務之便”,楊建峰熟悉臺江的每條巷弄、每處老屋,了解每個片區的拆遷改造。
2003年,楊建峰才開始學習攝影,他將鏡頭對準自己最熟悉的區域。工作和愛好,讓他成為城市的建設者,同時也成為時代的觀察者與記錄者。
借著采訪之機,記者請楊建峰充當臨時導游,進行了一次攝影師眼中的上下杭之旅。比衛星導航更精確,他規劃的路線,完美地串連起上下杭的幾處必打卡地標;比旅游地圖更豐富,從上杭路穿湯房巷到下杭路,每個門牌號背后的歷史掌故、人事變遷,他都了如指掌。
他對那些老屋的了解,有時甚至超過那些老屋的后人。楊建峰告訴記者,有一次他突然接到一個來自香港的電話,對方介紹自己是咸康參號張桂榮的長孫。“老人家說自己80歲了,就想問一問出生地上下杭現在是什么模樣,想通過我這個拍攝者,了解咸康參號舊址的變化。”
每一次遇到這樣的問詢,楊建峰就會覺得自己與上下杭多了一些連系。他說,三坊七巷保護性改造前,他沒能記錄下它的原貌,一直感到遺憾,因此絕不能錯過上下杭。
攝取舊時光 映照新風尚
楊建峰用了12年時間,專一地精一事。為了拍攝出構圖滿意的照片,或者為尋找理想的角度和光線,他無數次穿梭上下杭,攝入了歷史的厚重,也攝入了百姓人家的鮮活。2019年底,攝影成果集結成書向世界介紹上下杭。
今年3月,這部攝影書又推出新版。楊建峰說,再版新增了近100幅相片,內容更加充實。尤其是對于陳靖姑信俗文化內容的增補,將讓讀者對這個來自福州的國家級非遺有更深入的了解。
這是楊建峰對匠心的追求。他已計劃再用5年時間,在相同地點和角度進行拍攝,與《見證上下杭》里的照片形成對照,更豐富多姿地反映近年來上下杭保護修復后的成果。
- 全國城市休閑和旅游競爭力前30城揭曉!福州上榜!(2021-04-08 18:30:07)
- 倒計時18天!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最新劇透來了!(2021-04-08 18:28:58)
- 數字峰會志愿者已完成多場培訓 近半數來自數字相關專業(2021-04-08 18:26:22)
- “網紅”粉黛花海來永泰啦!9月將開花迎接游客(2021-04-08 18:25:20)
- 清明小長假 福州旅游“吸金”6.91億元(2021-04-08 18: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