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和:樂為閩安歷史文化代言
2021-05-31 10:03:28 來源:福州新聞網
楊成和講述閩安協臺衙門的故事。
馬尾亭江鎮閩安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多年來,楊成和精心研究閩安文化,竭力為家鄉“代言”,被譽為“扛起閩安歷史文化的老人”。近日,楊成和成為福州市黨史和地方志專家庫首批專家之一。
挖掘閩安歷史文化
20多年編撰18本書
“我將眾多史料編成了‘數字閩安’,這里有3張名片、12大歷史文化、545位閩安戍臺衛疆將領、800多處文物古跡……這些可是閩安的寶貝,三天三夜都說不完!”說起閩安的歷史文化,74歲的楊成和如數家珍。
20世紀70年代,楊成和從部隊退役后到閩安村委會工作,在這里聽到了許多感人的閩安故事。20世紀90年代,老一輩相繼過世,村里能講閩安故事的人越來越少。為了不讓這張文化名片被湮沒,2000年退休之后,楊成和一心做起了閩安文化研究。
20多年間,楊成和走遍閩安,尋找分散在各處的文物古跡,聽鄉親們講歷史故事。他還到圖書館、檔案館等地查找史料,梳理總結后把這些內容講給游客聽,至今已義務講解2000多場。
擔任義務講解員時,他結識了許多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他們無私地為他送來許多珍貴史料,遠在臺灣的鄉親也自發幫忙搜集資料寄給他。
“這些資料加上我的研究手稿,摞起來有兩米多高,我家都快成資料庫了。”楊成和說。
楊成和在各大媒體發表了800多篇文章,還自籌10多萬元編撰了《福建閩安古鎮》等18本書。他的研究為閩安村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提供了重要資料參考,也讓閩安村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翻山越嶺找古跡
找到“國保”墓群
閩安村有大量戍臺文物、涉臺遺存,有“戍臺文化活化石”的美譽。
為了尋找這些分布在村里各個角落的文物古跡,楊成和經常帶著柴刀、筆、記錄本、雨傘、干糧上山,一走就是大半天。
20世紀90年代,楊成和聽老人說閩安虎頭山上有一片墓群埋葬了100多名清軍將士,便找了幾名村民一起上山尋找。幾人找了3天卻一無所獲,正準備下山時,忽然看到雜草叢里有一個個石頭堆,扒開草叢一看,發現這就是傳說中的墓群。
據了解,這個墓群埋葬了1874年隨沈葆楨援臺御敵陣亡或染瘴疫病死的135名將士。2013年,福州戍守臺灣將士墓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成和以前還翻越了松門山、七星堆、打石坑、蓮池山等閩安附近的多個山頭,找到多個清代將軍墓。
現在年紀大了精力大不如前,但楊成和仍在為傳播閩安文化而奔忙,并忙著將閩安戍臺名將的故事、閩安民俗文化等編撰成書。
“作為一名黨員,我理應講好閩安故事,讓民族精神與愛國精神代代相傳。”楊成和說。
- 臺江金融街商圈舉辦美食嘉年華活動(2021-05-31 10:01:54)
- 海峽兩岸少兒美展在榕開展(2021-05-31 10:01:06)
- 非遺藝術進餐飲場所 市民飽口福享眼福耳福(2021-05-31 10:00:02)
- 上下杭文創市集開市 還原老福州商貿繁榮景象(2021-05-31 09:58:03)
- 市總工會首次舉行木雕示范性勞動競賽(2021-05-31 09: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