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福州|這里,大概是福州最“文藝”的地方……
2021-06-09 10:02:06 來源:福州新聞網
輕風拂過,樹影搖曳,楊桃樹葉隨風發出沙沙輕響。這株全城少有的百年楊桃樹,就長在安民巷內的鄢家花廳。
當年,鄢家先人從南洋帶回了一株小苗栽下,至今生長了200多年。如今,這棵楊桃樹枝繁葉茂,像是一塊翡翠,綴在古厝的衣襟上。它也親歷了鄢家花廳古往今來的歷史滄桑。
兩千多年來,鄢氏涌現出許多忠義之士,如明嘉靖年間抗倭英雄鄢俊、明崇禎年間御試進士鄢延誨、明末英雄兵科給事中鄢正畿等。
清乾隆年間,為紀念鄢氏入閩始祖,建寧溪楓鄢氏與永泰麟陽鄢氏合買該地的民房,定名為“鄢氏太澄公宗祠”。
作為家族的宗祠和議事之所,這座建筑見證了鄢氏家族一代又一代人遵從祖訓,勵精圖治的過往。
據族親回憶,當年花廳大門兩側還掛著由北洋政府海軍總長、民國時期福建省政府主席薩鎮冰所題寫的對聯:“事來無求品自高,人能知足心常樂。”
這里的每一個院落,每一條小徑,每一間屋子似乎都深藏著悠遠跌宕的時光回聲;每一級臺階,每一座石墻,每一扇木門都仿佛在傾訴著那段如煙如霧的歲月印記。
左邊的花廳,前為戲臺,雖不大但裝飾精美,可供吹拉彈唱、歌舞宴樂;后有驛舍數間,可供會客交談,歇息住宿。
廳舍之間的天井內有別具一格的半邊亭,小巧玲瓏,大家閨秀們曾經就坐在亭內的雅座看戲聽唱。
右邊的花園,其面積與對應的花廳一般大小。在過去的年代里,這里種有玫瑰、茉莉、菊蘭等花花草草,春秋兩季花香四溢,不負“花廳”盛名。
鄢家花廳的結構布局精巧,彰顯著閩都文化的博大精深,門窗雕工卓絕,垂蓮、雀替、斗拱、鋸花造型各異,無處不透露閩都文化人的良苦用心。
隨著時代變遷,這里一度被人淡忘。直到三坊七巷開始了保護開發,古老的鄢家花廳迎來了它的新生。
2013年,鄢家花廳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這里被命名為“福州文藝家之家”,成為了福州市文藝家創作、交流和作品展示的場所。
天井西側的百年楊桃古樹依然生機勃勃,它像略施粉黛,從屋厝中徐徐走來的古韻佳人,也像手持詩書,閱盡世事依然澄澈如初的翩翩君子。
斑駁的樹皮里嵌滿了歷史,伸向空中的新芽,卻在述說著嶄新的故事。
這一次,我們在鄢家花廳,厝里有故事,期待下一次,繼續在福州的街頭巷尾中相遇。
- 馬尾舉辦“船政杯” 創新創業大賽(2021-06-09 09:59:51)
- 第二屆菌博會吸引近300家企業參展,今日向公眾開放(2021-06-09 09:57:15)
- 名貴稀有金魚集中亮相福州 有你喜歡的嗎?(2021-06-09 09:56:00)
- 嚴磊:“復活”福州油紙傘(2021-06-09 09:51:22)
- 福州將建設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2021-06-09 09: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