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魚丸博物館已征集155件老物件
2022-01-18 10:30:03 來源:福州新聞網
林禹(右一)捐獻的老物件多為明清時期物件。
福州新聞網1月15日訊 “魚丸大王”林行和“魚丸達人”林禹,都來“獻寶”啦!記者14日獲悉,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福州魚丸博物館已征集老物件155件。
捐獻老物件
極具收藏價值
“魚丸是濃濃的鄉愁。我們要為福州魚丸博物館出一份力。”昨日,市級非遺項目連江黃岐魚丸制作技藝傳承人林禹,將珍藏的9件老物件捐給了在建的福州魚丸博物館,包括釉色渾厚的明代青花魚紋碗。林禹是連江的“魚丸達人”,從事魚丸行業已有20多年。
“林禹捐獻的老物件多為明清時期物件,極具收藏價值。”連江縣博物館原副館長駱明勇介紹。
無獨有偶,前不久,年近八旬的林行,從江西趕到連江,把珍藏幾十年的關于魚丸的老物件捐了出來。林行是有名的“魚丸大王”。上世紀80年代,他率先在上海、北京等城市打響了福州魚丸的名氣。他捐贈的老物件多達20件,包括:制作魚丸的絞肉機等工具,如當時最先進的一分鐘5000轉的魚丸攪拌機;上海市政府頒發的“一廠一品”獲獎證書。這些都見證了福州魚丸的發展歷史,極具收藏價值。
截至目前,福州魚丸博物館已經收藏了155件老物件。
見證魚丸工具演變史
記者看到,福州魚丸博物館收藏的物件中不僅有近現代的魚丸絞肉機、魚丸打漿機、竹編魚簍等物件,還有宋元時期的瓷器等。這些物件見證了魚丸工具的演變歷史。
據業內人士介紹,福州魚丸制作工具的發展有下面幾個階段。
手工階段:以木制工具為主,簡易的如木錘、魚餅棒及十字型攪拌器。
攪拌機階段:出現了攪拌機、打漿機等機械設備,將打魚漿的時間從半小時壓縮到幾分鐘內。
魚丸機階段:出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的魚丸機,連江研制的魚丸機一分鐘能生產350粒魚丸,并可訂制不同形狀、大小、重量的魚丸。
未來,隨著時代發展,借助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有望實現“手機點一點,輕松打魚丸”。
- 福州市推出十大名山徒步旅游線路(2022-01-18 10:29:21)
- 漫步“八一七” 探尋閩都文化底蘊(2022-01-18 10:28:45)
- 鼓樓區“福山福道福水福文化”新春系列活動在白馬河拉開序幕(2022-01-18 10:25:23)
- 2022世界福州十邑春節聯歡晚會福州錄制 將于除夕播出(2022-01-18 10:24:35)
- 福州“上下杭”入選首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名單(2022-01-18 1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