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萬尾“魚寶寶”游入閩江
2022-05-31 10:10:13 來源:福州新聞網
“萬人億魚”增殖放流活動在閩江舉行。記者 池遠 攝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日下午,市海洋與漁業局聯合市生態環境局圍繞“為所有生命構建共同的未來”主題,在市海洋與漁業執法碼頭舉行福州“萬人億魚”增殖放流閩江分會場活動。同時,該活動也作為福建省“6·6放魚日”系列活動之一,共向閩江投放鰱魚苗種近20萬尾。
下午4時許,現場工作人員、黨員志愿者紛紛提桶,將鰱魚苗倒入導流槽。一尾尾小魚苗順著導流槽歡快地投向閩江,拉開了福州市2022年漁業增殖放流工作的序幕。
“眼下正值伏季休漁期,此時人工增殖放流,魚苗擁有良好的水環境,成活率高。”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資源與發展處處長李穎介紹,本次投放的鰱魚為濾食性魚類,主要食用藻類等微小浮游生物為生,有凈化水質、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特殊功能。
鰱魚、鳙魚、大黃魚、花鱸、真鯛……記者在現場看到,各色展板集中展示宣傳我省增殖放流主要物種,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看。
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是養護漁業資源、改善海域生態環境、補充魚類種群和數量、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直接且有效的途徑,對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3年以來,市海洋與漁業局已經在近岸海域、閩江流域等水域累計組織投放各類水生生物苗種近65億尾(粒),品種包括鰱魚、鳙魚、大黃魚、花鱸等20多種。隨著福州市增殖放流力度不斷加大,福州漁業資源實現有效恢復,改善了水域生態群落結構,漁業生物的資源量和多樣性趨于穩定。
“今年我市將在近岸海域、閩江流域等開展10余場增殖放流活動,預計投入水生生物苗種10億尾(粒)。”李穎說,希望通過開展“萬人億魚”增殖放流活動,號召“萬人參與,放流億尾魚”,不斷提高和增強公眾生態保護意識,規范公眾放生行為,科學養護水生生物資源,共同保護水域生物多樣性。
- 鼓樓開展夏日采福游主題活動(2022-05-31 10:09:38)
- 走向國際的福州:憑海揚帆 逐夢世界(2022-05-31 10:08:12)
- “3820”戰略工程解讀(2022-05-31 10:07:05)
- 冶山春秋博物館將開館(2022-05-31 10:05:29)
- 林寶金調研博物館建設工作(2022-05-31 1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