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30事|融僑開發區:以僑搭橋 引鳳筑巢
2022-06-08 16:02:32 來源:福州新聞網
融僑開發區。(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圖)
中國大陸唯一榮膺全球智能制造領域最高榮譽“燈塔工廠”的京東方科技集團,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福耀集團,全球最大單一液晶顯示器制造基地冠捷集團……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聚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9家,完成工業產值1142億元,是福清產業聚集之地、功能完善之地、創新前沿之地。
誰曾想,這樣的“園區航母”,30多年前卻是一片荒涼之地。
“別人是筑巢引鳳,我們是引鳳筑巢,引進海外僑胞和鄉賢,這才有了園區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原主任魏唐茂說,福清曾是典型的貧困農業縣,許多鄉親出國闖蕩,著名僑領林紹良、林文鏡等在他鄉闖出一番天地。
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的浪潮在福建涌動,福清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提出“團結僑胞、爭取僑心、運用僑力、建設僑鄉”的思路。回福清考察的林紹良、林文鏡感到,要改變家鄉的落后面貌,必須改變傳統的輸血方式,以實業幫助家鄉造血。
“經省、市同意,決定將宏路上鄭村1平方公里的地作為實驗區,建設融僑工業開發中心。”魏唐茂記得,當時上鄭村山崗起伏、荒草萋萋、黃土泥濘,要建工業區困難重重。福清也不具備發展工業的基本條件,缺電嚴重,用水困難,交通、通信不便。福清干部和僑賢迎難而上,用足用活政策,倡導“五帶七自”,即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城市規劃的前提下,允許外商投資者帶資金、帶設備、帶技術、帶原料、帶市場和項目自定、廠址自擇、設計自選、基建自招、伙伴自找、員工自聘、管理自主。
為了鼓勵外商來福清投資,華僑在香港專門設立基金,并開出優越條件:只要你來投資,占多少股份由你定;貨柜集裝箱通過深圳、上海和廈門來福清,增加的運輸費用由華僑承擔。福清縣委、縣政府與僑賢以敢為人先的膽識和擔當,創造出“融僑工業區”開發模式,闖出改革開放新路。
隨后,直銷式招商、“一幢樓”辦公制度、先予后取、先上后理等一系列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先行先試,為福建省改革開放起到窗口作用、示范作用。同時,創造了僑臺聯合開發的“福清模式”和平均6天簽訂一個“三資項目”、27天蓋起一座2000多平方米標準工業廠房的“福清速度”。
1987年3月,首家外資企業冠源輕工制品有限公司在融僑開發區落戶。隨后,冠軍玩具、福耀玻璃、冠云塑膠、冠旺紡織、冠捷電子等僑臺企業接連落地并茁壯成長。
“3820”戰略工程,為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福清的發展指明方向。融僑開發區的引擎和示范帶動,為福清工業發展提供成功經驗,并通過工業化推進城市化的進程。此后,福清元洪投資區(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江陰工業集中區(江陰港城經濟區)、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產業園、洪寬工業村等一批工業園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福清踏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 30年·30人|曾淑煌:放眼世界 情滿校園(2022-06-08 16:01:22)
- 倉山區舉辦文化惠民助學大型圖書巡展(2022-06-08 16:00:16)
- 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在榕開幕(2022-06-08 15:59:39)
- 林寶金吳賢德檢查2022年首屆世界龍舟聯賽(福州站)組織保障工作(2022-06-08 15:58:54)
- 福建出臺百項文旅惠民措施、推出百條主題旅游線路(2022-06-08 15: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