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14項非遺亮相閩都民俗園
2022-06-28 17:02:55 來源:福州新聞網
非遺節目展演。
11日,閩侯縣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在閩都民俗園舉行,相繼開展了非遺傳承人授牌、非遺節目展演、非遺集市展示及互動等系列活動。
該活動由閩侯縣政府主辦,縣委宣傳部、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承辦,縣文化館執行,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產學合作部、縣融媒體中心、縣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福州首邑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協辦。
活動主題為“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與群眾分享閩侯非遺文化成果,進一步激發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保護文化遺產的自覺性,營造全社會關注、挖掘、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
主辦方為到場的15名閩侯縣第二批縣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授牌。隨后,極富閩侯地方特色的喜娘喝彩表演拉開了非遺節目展演的帷幕,歌曲聯唱《守候非遺》、閩劇戲歌《繡紅旗》、古箏古琴洞簫《梅花三弄》、民俗舞蹈表演《大頭娃娃》等節目精彩上演,吸引眾多群眾觀看。
小朋友體驗肉燕制作。
演出結束后,非遺集市開張。脫胎漆器髹飾技藝、閩侯角梳制作技藝、閩侯錫雕制作技藝、閩侯骨雕制作技藝等14個非遺項目在此展示。捶打燕皮、閩劇傳習、詠春拳術傳習等互動體驗活動,也在熱鬧的氛圍中進行。
“我一直都知道閩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常常觀看表演,但從來沒有親身體驗過。今天我在現場跟著閩劇老師學習了一些動作,感覺非常有意思,接下來我會繼續學習閩劇。”市民張女士說。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近年來,閩侯縣不斷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保護和傳承力度,已成功申報省級非遺項目4項、市級非遺項目12項、縣級以上非遺項目36項,市級非遺項目傳承基地5個,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4人、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4人、縣級以上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8人。
“我們將持續增設非遺傳承基地,不斷擴大非遺文化宣傳陣地;組織開展非遺在社區活動,讓非遺項目在社區發展、融入群眾日常生活;到各鄉鎮進行非遺項目作品展演與宣傳,通過非遺的引領,提升鄉村活動質量,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閩侯縣文化館館長林琳說。
- 以翁良毓烈士為原型 閩江師專創演話劇《照亮青春》(2022-06-28 17:02:12)
- “現代漆藝開拓者”喬十光曾在福州學藝(2022-06-28 17:01:38)
- “軸”老陳修古厝(2022-06-28 17:00:45)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市民賞非遺體驗考古(2022-06-28 17:00:08)
- 三明將樂縣來榕開展旅游推介(2022-06-28 16: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