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學院教師陳栩:致力非遺技藝傳承
2023-02-21 16:28:52 來源:福州新聞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就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出部署安排。習近平總書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這為做好新時代文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讓我備受鼓舞,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使命感更強了。
我是一名高校教師,也是服飾文化研究學者。畬族服飾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紡、染、織、繡技藝也是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從2018年開始,我帶領閩江學院的學生進畬村、入畬寨、訪畬民,開展畬族刺繡基本針法培訓,教授畬族群眾運用傳統技藝,提取畬族服飾元素制作文創產品,共同助力鄉村振興。
2021年3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閩江學院考察調研,由我指導的大學生“畬族技藝傳習”團隊設計制作的畬家文創產品有幸作為閩江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成果進行展示。總書記親切的話語、殷殷的囑托讓我備受鼓舞、鞭策和激勵。
2022年,我和閩江學院外語學院師生聯合制作的“畬族服飾”短視頻以獨特的視角踐行用外語講述中國故事,展示國家級非遺技藝的魅力,為閩江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了成功案例。同年,我又和閩江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師生聯合制作了短視頻《畬望》,從不同視角展示閩江學院“畬藝”團隊采取多樣方式研究、保護、傳播畬族服飾文化,助力畬族技藝傳承發展的心路歷程。
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霍口鄉福湖村成立了“布妮仔”畬繡生產合作社,邀請我們擔任培訓講師,組織畬族繡娘學習制作文創產品,擦亮“畬”字文創品牌。繡娘們用學到的刺繡技藝制作文創產品,還利用所學技藝再去培訓當地繡娘,形成傳承畬族非遺人才梯隊。我還通過“高校設計+合作社”方式,幫助畬族繡娘完成文創產品網絡訂單,實現居家就業。
2022年8月,我很榮幸受邀擔任博柏利手藝設計師走進畬族的講師,培訓閩粵兩省的畬族繡娘,以賦能、孵化、推廣等方式,助力少數民族鄉村女性就業、創業,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
接下來,我將繼續幫助畬村繡娘走致富路,和學生一起助推民族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讓女性力量尤其是鄉村女性更好地融入新時代,為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以及非遺傳承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不斷探索高校應用型人才創新培養模式,培養高校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者、傳播者和推廣者。
- 閩清黃乃魁庭院入選福建省“美麗鄉村庭院”典型案例(2023-02-21 16:21:58)
- 念好“高效用地經”福州軟件園“版圖”煥新(2023-02-21 16:19:23)
- 數字中國創新大賽青少年AI機器人賽道等你來(2023-02-21 16:16:39)
- 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新意多(2023-02-21 16:15:48)
- 福船出海!臺江把“福”獻給您(2023-02-21 16: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