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文脈·史跡|致用書院:振興閩學、推崇實學的福州近代教研中心
2023-02-21 17:45:15 來源:福州新聞網
“千家燈火讀書夜,萬里桑麻商旅途?!备=ǜV葑怨乓詠砭椭匾暯逃兄昂I鄒魯”之美譽。
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
書院是中國古代獨具特色的教育機構,肇于中唐,興盛于宋,延續于元,持續發展于明清。
清朝是書院發展的重要時期。福州古有“書院之城”美譽,其中“鰲峰”“鳳池”“正誼”“致用”為全省性的官辦書院,盛名遠揚,史稱“清代福州四大書院”,又稱福建省城四大書院,是當時福建教育和學術研究的中心。
正誼書院
鰲峰書院
鳳池書院
西湖書院(致用書院舊址)
巡撫創建,欲振閩中文風
同治九年(1870年),王凱泰出任福建巡撫。
他的同鄉阮元,嘉慶年間在浙江創辦了詁經精舍,提倡實學,后又在廣東創辦了學海堂,以教授經史訓詁為宗旨,給王凱泰不少啟發。
西湖書院(致用書院舊址)
同治十二年(1873年),王凱泰為了振興閩中文風,欲創一所研究經史的機構。于是參照浙江詁經精舍和廣東學海堂等的規制,在福州西湖旁的書院舊址基礎上設立致用堂。重新修葺舊西湖書院,設置寬敞的房屋,并建“十三本梅花書屋”。
1873年致用堂正式成立
同治十三年(1874年),改稱“致用書院”,取“學以致用”“通經致用”之義,專習經史、古文,聘林壽圖為首任山長(書院講學者的稱謂)。
因福州西湖地勢低洼,一年會遭遇幾次洪水,書院常被淹,影響生員學習。光緒年間,致用書院遷移到烏石山范公祠(范承謨祠堂)附近。
移至烏石山后的書院新址依山建筑,院基比較高,由下層經石階幾十級才到達大門。前為講堂,高大宏偉,為其他書院所不及。但無學舍,只有書齋幾間和藏書室一所。
后院有樓房幾間,為山長住宅。書院的后面修建了藏書樓“十三本梅花書屋”,大門上有山長謝章鋌所撰楹聯:
青山本是吾家物
老樹不忘天下春
致用堂圖,錄自王凱泰等編《致用堂志略》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刻本。
《致用堂志略》(清光緒二年刻本)
全省招生,培養通達之才
當時福建缺少專門研究經史的書院,因此新設的致用書院便專習經史、古文,以崇實學,兼課舉貢生員。
致用書院致力于專門培養研究經世濟民的人才,以達到振興閩學、推崇實學、為國家培養有用之才的目的,使他們成為“明體達用之才”。士子對象較廣,招收全省舉、貢、生、監,包括鰲峰等書院中的優秀學生來這里深造。
用現代的教育體制類比,就好比鰲峰書院等“省級大學”的優秀學生經過考試被致用書院錄取,深入研究經史等學問,學習濟世安民的本領。
《致用書院文集》,清光緒福州致用書院刻本。
除每年二月由總督、巡撫親臨舉行甄別試外,其余月課均由山長主持。初錄取內課10名,每名膏火銀4兩;外課20名,每名膏火銀3兩;附課無定額,一概不給膏火。
致用書院共有三任山長,林壽圖、鄭世恭和謝章鋌,皆為當世名儒。
林壽圖畫像。林壽圖(1809—1885年),初名英奇,字恭三、穎叔,別署黃鵠山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
其中書院首任山長林壽圖為閩侯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進士,歷任軍機章京、工部主事、陜西布政使等職,他為官清廉公正,不畏強權,多有惠政,故廉名遠播,雅負時望,“歷官四十年,所至有聲”。辭官后主講南京鐘山書院、福州鰲峰書院,后應巡撫王凱泰之請主講致用書院。
林壽圖捐給致用書院的私人藏書,上圖為(明)黃道周輯、(清)鄭開極重訂之《易象正十二卷初二卷終二卷》書影,下圖為(清)王念孫撰之“讀書雜志十種八十二卷余編二卷”之書影。
林壽圖交游甚廣,常與劉存仁、王拯、孫衣言、謝章鋌等宴游酬唱,還與沈葆楨、曾國藩等談論國家政事。同時他器識宏深,德性純正,且能詩善書。
其詩工且多,一時魁人杰士無不怵服而欽佩之。
——清·謝章鋌《續修四庫全書·序》
其素愛古體詩,著有《黃鶴山人詩鈔》十八卷,內容多是嘲諷時政,未公開出版傳世。
林壽圖書法作品
通經致用,文化影響深遠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全國廢科舉興學堂,致用書院被并入了全閩師范學堂的簡易科(福建師范大學前身)。致用書院從創立到停辦(1873—1905年),僅歷時32年,山長只有林壽圖、鄭世恭和謝章鋌三人。
書院雖小,存在的時間短,辦學不長。但其小而精,以研究經史為目的,本著“通經致用”的宗旨,為社會培育了大量經學、史學和古文方面的優秀人才,對福建文化與學術的影響卻很深遠。
致用書院的遺存文獻反映了致用書院教育的理念、教學的規章、培養水平等。
民國年間編修《福建通志》的陳衍與他的長兄陳書,都在致用書院求過學。
陳衍后來成為了經學家和政治活動家,他和陳書同為閩派“同光體”代表詩人,兩人于光緒八年(1882年)一并中舉。
《福建通志》
包括董執宜也曾在鳳池、正誼二書院求學后,投考到致用書院,成為謝章鋌的弟子,后來整理、刊刻了《閩都別記》。
《閩都別記》
研究經學、文學的黃增,研究史學的張亨嘉(京師大學堂首任監督、北京大學第四任校長)等人,都在致用書院學習過。
致用書院培養的生徒中較著名的還有翻譯家林紓、中醫泰斗力鈞、出版家高夢旦、同光體“閩派”詩人何振岱、船政大臣沈翊清等。
位于鼓樓區湖頭街的致用書院舊址(今湖濱小學)
在以八股科舉教育為主流教育的我國古代書院,致用書院是一股清流,打破了古代書院教育的陳規,以實學為基本,強調以“明體達用之學”“舉經義治世以教人”。奮志修學,實事求是,以培養有用的人才。
140多年過去了,致用書院雖已成為歷史,但它在福建清朝書院教育史上卻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與作用。
大夢山西湖書院內景(致用書院舊址)
- 第二屆福州木雕非遺展舉辦 展出86件精品佳作(2023-02-21 17:42:08)
- 第二屆福州木雕非遺展開展(2023-02-21 17:41:47)
- 福州木雕非遺展在南后街展出(2023-02-21 17:40:52)
- 三坊七巷等地還有這些拗九節活動(2023-02-21 17:40:33)
- 三坊七巷等地還有這些拗九節活動(2023-02-21 17: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