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晚,“愛在江心 閩韻流芳”閩劇文化主題系列活動在江心公園舉辦。
活動現場。倉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首先上演的是“佳音常相隨 情意永相伴”民樂專場演出。演出以民樂合奏開場,演奏了《喜洋洋》《步步高》兩首經典曲目。隨后,二胡、古箏、笛子、琵琶、中阮等樂器獨奏輪番登場,展現了中國傳統民樂的藝術魅力。
“閩韻流芳 情意綿長”閩劇專場演出隨后上演,《荔枝換絳桃》《天女散花》《盤答》《雙蝶扇》和《白蛇傳》等多個劇目輪番上演,讓市民感受閩劇的魅力。
20日晚活動的收官之作是“心動閩江畔 緣系愛情島”文藝演出,包括福州語歌曲暖場,閩劇戲歌《七溜八溜·不離福州》、閩劇《王蓮蓮與甘國寶》《打神告廟》《借年》《梁祝·憶十八》《紅裙記·認痣》,閩劇折子戲《牡丹亭》等演出節目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現場氣氛熱烈。謝敏 攝
蓋倉二小漆畫展、民天蝦油制作、百餅園糕餅制作、懷安窯燒制、隆福記小吃、漢服制作、油紙傘制作、海欣魚丸、福州糖畫、冷凝合香、剪紙……現場還設置非遺集市,展示多個本地傳統手藝的制作過程和成品。
“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閩劇文化,傳承非遺文化,讓閩劇文化成為一張亮麗的城市文化名片。”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去年以來,倉山區政協推動“閩劇復興”系列行動,牽頭多名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國家“非遺”傳承人共同組建倉山區閩劇協會,并促成了閩劇協會與省實驗閩劇院、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學院、福州市倉山小學、福州市倉山霞鏡小學的合作共建,已先后開展了閩劇進校園、非遺閩劇研學營、福氣滿“倉”·遇見儒林、“秀閩江福滿倉”等系列閩劇專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