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 法門珍寶——唐代文物精品特展”在福州開展
2023-09-26 17:58:31 來源:福州新聞網
9月22日上午,由福建省文物局指導,福建博物院、法門寺博物館主辦的“大唐盛世 法門珍寶——唐代文物精品特展”在福建博物院正式開幕。該展集合了陜西地區6家博物館以及洛陽博物館、鎮江博物館的精美展品共152件,其中一級文物58件。該展覽將持續至12月24日。
展出現場
“千峰翠色”為乾隆帝遍尋不得
該展覽共分為大唐秘寶、花萼相輝、盛唐氣象等三個單元,展品包含制作精美的皇室金銀器、秘色瓷、琉璃器、石刻造像、唐三彩等諸多反映唐代社會面貌的文物,其中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六臂觀音純金寶函、寶珠頂單檐四門純金塔3件被列為禁止出境的唐代金銀重器。
據了解,法門寺地宮、鎮江丁卯橋窖藏是目前發現的兩大唐代金銀器窖藏,出土文物以優美端莊的器物造型,高超精良的制作技藝,精致豐滿的圖案紋飾,集中反映了大唐王朝手工藝品制作的杰出成就。展品中還有乾隆皇帝遍尋不得的“千峰翠色”唐代秘色瓷器兩件;唐代宮廷御用茶、香、酒類金銀器,以及大唐皇室虔誠供奉金銀寶器,均是堪稱國寶的盛世奇珍。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器物都是對唐代社會生活的再現,充分展現唐代大國工匠精湛的藝術創造力和大唐國強民富的物質生活,呈現恢弘大氣的盛唐氣象以及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
感受盛唐時期的茶文化
唐鎏金飛鴻球路紋銀籠子
自古以來,福建就是產茶大省,福州更有世界茶港之稱。此次產出的文物中,也有不少與茶有關。
據史料記載,唐王朝與周邊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往來頻繁,唐茶便也隨著使者、商人、留學生及僧人等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對世界茶文化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文宗太和二年(828),飲茶技藝和茶種首先傳入朝鮮半島;宣宗大中五年(851),飲茶知識開始傳入西亞,海上絲綢之路茶葉輸出由此漸興。
現場還通過文物及圖片展示了唐朝人從烘焙、研磨、過篩、貯藏,到烹煮、飲用等制茶及飲茶的全過程。據工作人員介紹,法門寺地宮與丁卯橋窖藏中均出土有金銀茶具。1987年法門寺地宮出土唐代皇室供奉的茶具多件,器型精美絕倫,貴氣十足,堪稱唐代飲茶器具巔峰之作。茶葉與茶具,作為文化使者,翻山越嶺、漂洋過海地傳播著大唐文明的種子,也展示了古代中西方通過絲綢之路實現經濟文化交往的歷史畫卷。
- 第十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宣傳片(2023-09-26 17:57:30)
- 福州科創走廊全面建成 形成“一城四區,十片多點”空間格局(2023-09-26 17:56:59)
- 23日在福州開啟!大家都能看!海絲電影節展映片單來啦!(2023-09-26 17:53:31)
- 第十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今日開放線上售票(2023-09-26 17:50:12)
- 絲路電影節 亮點活動搶先看(2023-09-26 17: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