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了!福州文物保護這樣做!
2024-05-20 15:29:45 來源:福州新聞網
明確了!近日,福州市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省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利用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福州,這座擁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燦爛,文物遺存豐富。多年來,福州文物保護事業在福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取得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市現有不可移動文物4783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處(56點)、省級136處。
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和文脈。福州市持續推進文物保護利用,提升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意見》全面踐行“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賡續閩都文化的“根”與“魂”,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州實踐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對重點文保單位進行提級管理,年底實現100%由縣級以上行政事業單位管理
由于歷史原因,福州的文物古跡隸屬關系復雜。據了解,全市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處56點,其中由市級單位管理的12處,由省級單位、部隊管理的2處,由縣(市、區)級單位管理的3處,由縣級以下鄉鎮村管理的8處。全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6處166點,其中由市級單位管理的22處,省級單位管理的5處,縣(市、區)級單位管理的12處,縣級以下鄉鎮村管理的97處。
從總體上看,全市161處省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有105處保護管理及開放利用工作由所在地鄉鎮或村委負責,部分存在管理級別較低、管理水平不高、開放利用不夠等問題。
因此,《意見》提出要提升重點文保單位的管理主體層級。嚴格落實文物保護屬地管理要求和政府主體責任,對重點文保單位進行提級管理,原則上由縣級以上行政事業單位作為管理主體。2024年底,實現重點文保單位100%由縣級以上行政事業單位管理。
對管理機構為省級行政事業、團體等國有單位或部隊,或已辟為遺址公園、遺址博物館且管理單位為省、市、縣(市)區級行政事業單位的,仍由原管理單位實施管理,如位于鼓樓區的林則徐墓繼續由省軍區保護管理。
加強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分區管理。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原則上由市級統一管理,其中位于五城區內的,由市級行政事業單位直接管理;位于五城區外的,由市、縣(市)區共同管理,日常管理由屬地縣(市)區負責。
實施省級重點文保單位分類管理。省級重點文保單位具備升格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由市級或市、縣(市)區共同管理,日常管理由屬地縣(市)區負責。五城區內的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區)、旅游景區范圍內的省級重點文保單位,由街區或景區管理主體統一管理。其他省級重點文保單位,由屬地縣(市)區負責管理。
三坊七巷。邱宗新 攝
全面推進重點文保單位開放展示
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嚴復故居和墓等,承載著悠久斑斕的閩都文化,已成為福州市的文化地標。文保單位的開放不僅讓群眾共享文化遺產保護的成果,更能講好福州故事,傳承閩都文化。
目前,福州市161處省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有33處未開放利用,整體開放率為73%。《意見》提出,重點文保單位堅持“能開則開、應開盡開”原則,持續擴大開放程度,讓文物保護利用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確保2025年重點文保單位開放利用率達85%,力爭2030年實現全面開放利用。
重點文保單位原則上全部對外開放展示,受條件限制確實無法全面開放的,采取有限空間、有限時段開放展示。因未完成征收或未解決產權問題導致暫不具備開放條件的,由屬地縣(市)區政府實施征收或協調產權問題,待條件成熟后進行開放利用。
“此次我們還細化明確了開放標準。管理使用單位根據文物開放有關要求,統一標識牌,放置于文保單位正面醒目位置,公告文物等級、開放區域、開放時間等內容,做好開放服務。”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具備開放條件的重點文保單位,原則上每年開放時間不少于300天,可根據文物建筑特點和開放需要,采取延時開放、夜間游覽等方式,提升游客觀光體驗。
此外,古宅古建筑應優先設置專門區域,展示文物建筑的歷史沿革和古厝主人公的生平事跡及文化傳承。
羅星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林雙偉 攝
進一步挖掘、闡釋和展示福州文物價值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在福州的核心城區,三坊七巷這片生機勃勃的古建筑群,幽深古巷、白墻黛瓦和現代都市生活交相輝映,成為福州的文旅名片,吸引著八方游客慕名而來。
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樂曲如何在福州奏響?處理好“古與今的關系”,統籌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是關鍵。《意見》提出,要加強文物保護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將文物資源空間信息納入同級國土空間信息平臺,統籌重點文保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與城市紫線等管控,涉及重點文保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建設項目,要嚴格履行報批手續,推動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協調發展。同時,堅持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并重、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整體保護。
據福州名城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名城公司負責三坊七巷的保護修復與旅游開發工作,在保護修復方面,公司遵循修舊如舊原則,不斷完善提升老坊巷。在旅游開發方面,積極引入優質文化品牌,提高非遺比重,探索“文物+非遺+旅游”模式,打造“名城少年”研學旅游品牌,讓優秀傳統文化在體驗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
多方力量的合作,文旅深度融合的目標,造就了福州文物的熠熠新生。《意見》提出,堅持典型示范,加強有效利用。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全民共享的文物保護利用良好格局,鼓勵國企和社會力量參與,創新“文物+”思維,積極探索有效利用路徑模式,真正讓文物活起來。
保護利用的同時,也要做好文物價值挖掘、研究闡釋工作。《意見》提出,要深挖文化富礦、開展學術研究和加快成果轉化等,深化對閩都文化的認知,提升閩都文化的影響力。
“我們將做好重點文保單位文化挖掘工作,梳理每一處文物的歷史脈絡和人文背景,并借助福州古厝研究會、三坊七巷研究會等力量,對重點文保單位進行研究闡釋,深化與省內外高等院校、專業研究機構在文物保護古建研究、考古等方面合作,推動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上述負責人表示,將用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講述歷史文化遺產和歷史名人故事,展示傳播文物蘊含的文化精髓和時代價值,不斷提升閩都文化影響力。
- 福州市“煙山舊”劇場獲兩項全國大獎(2024-05-20 15:28:43)
- 這些網絡安全知識,務必牢記!(2024-05-20 15:27:10)
- 書香潤鼓樓 悅讀越幸福——福建省“金臺少年閱讀鼓樓行”活動速寫(2024-05-20 15:24:45)
- 舞臺劇《暗流涌動》在福州啟幕 開拓國家安全新質宣教模式(2024-05-20 15:07:40)
- 三坊七巷網紅愛心樹開始“做美容”啦!將于本周完成修剪!(2024-05-20 14: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