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兩處古厝入選活化利用優秀案例
2024-05-20 16:21:53 來源:福州新聞網
閩清兩處古厝入選活化利用優秀案例
宏琳厝和娘寨修舊如舊煥新生
日前,由市古厝研究會開展的“福州古厝·歷久彌新”首屆古厝活化利用優秀案例評選出爐,閩清宏琳厝和娘寨入選。
閩清縣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娘寨建于1660年,占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至今已有360多年的歷史。全寨共108間房,二樓設走馬弄,便于有匪情時巡防御敵;正座與外圈、回廊搭蓋過水亭相連,擋風遮雨,便于往來穿梭;回廊天井,整齊劃一且利于采光……各式巧妙的設計,體現300多年前設計者的匠心。
宏琳厝位于閩清縣坂東鎮新壺村,清乾隆年間由藥材商人黃作賓歷時28年建成。古厝背枕柯峰,面朝田野,占地17000多平方米,有大小廳堂35個,天井30個,花圃25個,共666個房間。古厝內更設有城檻暗室、兔耳、墻腳攻擊眼、下馬間炮房等多道防衛設施,可謂固若金湯,足以抵擋悍匪強盜。
兩處古厝是如何活化利用的?“修舊如舊,保護修復,是活化利用的基礎?!鄙鲜鲐撠熑私榻B,近年來,閩清按照“規劃先行,科學布局”的原則,對兩處古厝進行修舊如舊保護,以鑲牙式、漸進式建設步驟修復,既最大限度保存建筑歷史原貌,也可精準把握建筑細節,生動反映歷史信息。
“娘寨是一座由女性主持建設的古寨堡,彰顯了我國古代婦女的智慧和堅強。”上述負責人表示,如今,“娘寨家在”已成為閩清禮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精神也鼓勵著娘寨兒孫堅韌不拔、崇德愛家,積極參與文化傳承。
記者了解到,目前兩處古厝周邊環境整體提升工作正積極推進。娘寨已先后建設美食區、特色農產品展銷區、非遺傳承展示基地、農耕文化體驗區等,以點帶面,輻射周邊,帶動村民增收,拉動經濟發展;宏琳厝也著手打造大眾茶館、美食區、瓷板畫展銷區,以及書吧、詩社、黨史教育基地等,滿足多方面需求。
相關鏈接
- 石厝“火起來”,生態“美起來”,這里碧海藍天活力滿滿……(2024-05-20 16:21:32)
- 老宅可觀可用,文化可觸可感,這里創新“文物+”思維有一套(2024-05-20 16:20:37)
- 福州市優秀!永泰莊寨上榜(2024-05-20 16:19:01)
- “閩都文化與福州都市圈發展研究”第十三屆閩都文化論壇征稿函(2024-05-20 16:17:29)
- 閩侯金魚“游”向新賽道(2024-05-20 16: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