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福州”闖出多個全國第一
2024-06-21 16:07:33 來源:福州新聞網
去年漁業產值691.85億元,已成功下水深遠海養殖平臺12臺(套)……
“海上福州”闖出多個全國第一
12日,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欄目播出專題《尋找“萬億之城”向上實力——福州篇》,重點聚焦“海上福州”建設等(詳見福州晚報13日1版、2版報道)。
今年是“海上福州”戰略構想提出30周年。福州向海圖強,在海洋經濟建設方面分別奪得“狀元”“榜眼”“探花”:2023年福州漁業產值691.85億元,位居全國第一;水產品產量307.5萬噸,位居全國第二;海洋生產總值3250億元,位居全國第三。
連江海域分布著多個深遠海養殖平臺。記者 包華 攝
比成人巴掌還大的綠盤鮑。記者 林雙偉 攝
從陸上到海上 鮑魚“福州產”
據央視報道,全國每三頭鮑魚就有一頭來自連江。連江鮑魚產量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縣級首位,在業界有著“世界鮑魚看中國,中國鮑魚看福建,福建鮑魚看連江”的說法。那么,福州第一粒鮑魚從何而來?
30多年前,福州沒有鮑魚養殖。20世紀90年代,福州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在連江縣苔菉鎮建立了后灣海珍品基地,開展鮑魚育苗工作。1992年,福州利用日本長崎盤鮑和我國北方的皺紋盤鮑雜交育苗,培育出本地新品種——黑鮑。這也意味著,“福州產”的第一粒鮑魚在連江誕生。
之后,在“海上福州”建設的東風里,福州鮑魚養殖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
“原先鮑魚都是陸上養殖,連江在1993年創新海上試驗,將塑料桶圍上漁網倒扣著,吊在海帶浮繩上,這是鮑魚養殖籠的雛形,1996年改良為現在的鮑魚網箱,海上養殖大規模鋪開。”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連江鮑魚養殖規模逐年擴大,在2010年總量達到12億粒,獲評“中國鮑魚之鄉”。
連江鮑魚產業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培育的“鮑魚芯”新品種綠盤鮑,個頭比成人巴掌還大,打破國內市場大規格精品鮑和高端干鮑長期被國外野生鮑壟斷的局面;鮑魚加工企業福州日興水產食品有限公司與江南大學陳堅院士團隊合作研發了鮑魚肽等新型功能性食品,實現鮑魚加工量、出口量、出口額均居全國第一;源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全國第一個鮑魚預制菜研創中心,不斷叩開海外市場……
據統計,近年來,福州鮑魚產量占全國的一半,連江鮑魚產量約占全國1/3。2023年連江鮑魚養殖產量達5.66萬噸,產值達47.46億元。
從南方到北方 養殖模式獲點贊
然而,福州鮑魚也面臨生存挑戰——臺風、赤潮等災害,易導致死亡。為此,位于苔菉鎮后灣海域、我國最大的鮑魚養殖企業福建中新永豐實業有限公司開始探索“南鮑北養”模式。
該公司董事長吳永壽介紹,每年5月,鮑魚苗會運至山東榮成“避暑”,11月底運回連江縣苔菉鎮“過冬”,次年夏天又運到北方養殖。在吳永壽等人的帶領下,連江也成為福建規模最大的“南鮑北養”養殖基地,產量占整個“南鮑北養”市場的半壁江山。
這種養殖模式下的鮑魚,不僅可以規避南方臺風、赤潮帶來的風險,而且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產量高,口感上也會更加爽滑。
得益于此,該公司養殖的“大磹鮑”個頭大(單個最重1千克)、營養豐富,進軍高端產品市場,遠銷俄羅斯等國家,曾獲得國際鮑魚專家點贊。
從“木頭房”到“智能房”智慧牧場全國最大
如今,回連江苔菉過冬的“大磹鮑”,可以住進“智能家居”——全國最大的鮑魚深遠海養殖平臺“福鮑1號”,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吳永壽告訴記者,“福鮑1號”是新型抗風浪自動化鮑魚養殖平臺,重約1000噸,能抵御15級臺風,臺風期間還可實現無人值守。
該平臺具有風力發電和24小時遠程水文監測、自動增氧等功能,可謂是鮑魚的“深海豪宅”。“如果溶氧量降低了,就自動啟動供氧設備,還能根據水溫調節餌料投喂量,比如水溫低的時候就少喂。”吳永壽說,過去,養鮑魚屬于“汗水漁業”,需要靠人力把籠子從水下提升到海面上,然后再憑經驗投喂食物,十分辛苦;如今,有了科技支撐和數據支持,漁民可以智慧養殖。
“不用靠人力去拉,只要按下電動按鈕,一組鮑魚籠便如同乘坐‘海底電梯’般,從海水中緩緩升起。”吳章瑜也從漁民變成了“工人”。
“福鮑1號”是福州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個縮影。從2018年開始,福州就在全國率先開展深遠海養殖,推動鮑魚、大黃魚等海水養殖業從內灣向深遠海、機械化、智能化轉變。
截至目前,福州已成功下水深遠海養殖平臺12臺(套),投放、投產數居全國第一,一躍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智慧牧場。“閩投1號”等多個深遠海養殖平臺實現了“福州造”,代表了當今世界養殖先進生產力水平。
從國內到國外 福州向海圖強
鮑魚養殖只是福州發展現代漁業產業的一個縮影。
福州已形成“10+1”特色漁業品牌——福州魚丸、福州鰻鱺、連江鮑魚、連江海帶、長樂漳港海蚌、福清南美對蝦、瑯岐蟳、連江定海灣丁香魚、連江蝦皮、福清花蛤以及福州金魚,榮獲中國魚丸之都、中國海帶之都、中國鰻鱺之都、中國金魚之都、中國海洋美食之都等稱號。其中,鮑魚、鰻鱺、海帶等優質品種是全國單項冠軍;遠洋漁業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產量約占全國20%,遠洋漁船數占全國17%。
同時,福州加快粗蘆島“一區兩基地三高地”——福馬產業合作園先行先試區,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和福州國際水產品集散交易基地,以及海工裝備科創高地、海洋生物科創高地、數智漁業科創高地建設,加快實現水產品“全球買,全球賣”。
除了打造面向全球的現代漁業產業,福州還正在打造全球化發展的海洋新興產業基地,大力發展千億臨海能源產業,打造四個千億級新材料產業基地,打造世界一流港口,打造濃厚海洋文化和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
海工裝備方面,福州形成了以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含馬尾造船、東南造船、福船研究院等)為龍頭的造船業,以華東船廠、興達船業、寶中海洋等為代表的修船業,以福建船政重工、鑫豐船業為代表的深遠海養殖裝備制造業。其中,作為福州知名造船企業的馬尾造船,打造全省最大的特種船舶生產基地,今年先后交付了全球最大敞口集裝箱“地中海努里亞”輪、福州首艘7500車位雙燃料汽車滾裝船“閩江口”號等。
臨港產業方面,位于福清的中景石化全球最大單套年產100萬噸丙烷脫氫裝置投產,待項目全部投產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丙烯、聚丙烯生產基地;位于連江的可門園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基地,正在打造全球最大鋰電池綠色循環利用基地。
…………
風從海上來,福州將繼續牢記囑托,向海圖強!
- 永泰文旅“再下一城” 計劃在赤錫打造戶外文旅綜合項目(2024-06-21 16:06:35)
- “意脈象成——中國畫人物小品藝術展”福州開展(2024-06-21 16:03:39)
- 央視《走遍中國》聚焦船政文化 船政舊址講述向海圖強夢(2024-06-21 16:02:27)
- 情景交響合唱劇《閩江頌》在榕首演(2024-06-21 15:58:14)
- 三坊七巷朱紫坊 這樣加強保護利用(2024-06-21 15: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