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愛心樹”,福州三坊七巷還有這些打卡點!
2024-07-24 10:39:27 來源:福州新聞網
三坊七巷作為福州的城市名片,多數游客都將“愛心樹”定為必打卡的地方。除了“愛心樹”,這里聚集了眾多古樹名木。眼下,郎官巷二梅書屋的古荔枝樹已掛果成熟,正以福果迎盛夏。
小暑將至 二梅書屋荔枝紅了
小暑將至,夏味正濃。三坊七巷內,光祿吟臺旁、南后街瑞萊春堂旁、郎官巷與塔巷之間的二梅書屋里飄出陣陣果香,幾株荔枝樹的枝頭已掛果,一顆顆飽滿的果實在枝頭隨風搖曳,迎接盛夏的到來。
“二梅書屋里的荔枝樹在古厝中最為特別,它樹根環抱假山石,雖然樹齡近300年,但每年都能結出香甜的荔枝。”三坊七巷的解說員說,這株古荔枝樹的果實,是福州地區的“蛀核”名品,其核小如丁香,色澤紅艷,汁多味甜,每逢盛夏之時,它的果實都是令人垂涎欲滴之佳品。
俯瞰古荔枝樹,它拔群出萃于三坊七巷的連片烏瓦中,其中,古荔枝樹后有一假山,樹根與地下的假山石連接嵌入地中,滿樹的青苔展現著歲月斑駁的痕跡,別有一番韻味。早在古時,福州人就有邊吃荔枝邊作詩的習俗,即“啖荔詩會”,這個習俗流傳至今,便成為了榕城詩詞界的傳統文化之一。
引人入勝 坊巷處處是看點
古厝內有很多樹木,有百年樹齡的古樹,也有近十幾年栽種的新樹,它們或歷經百年,或花開如雪,或渾身是寶,四季扮靚三坊七巷。
其中,古樹名木有小黃樓主人黃璞手植的芒果樹,有郭柏蔭故居的古蘋婆樹,有二梅書屋的古荔枝樹,有安民巷鄢家百年楊桃等,而新栽種的則有藍花楹、紫薇花、三角梅、炮仗花等。
“暮春之時,天氣漸暖,三坊七巷衣錦坊內飄出‘四月雪’,意味著古厝的最美大樹已經盛開。”福州名城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位于衣錦坊小紅樓內的“流蘇王”已是一株網紅樹,樹齡約有100年。流蘇樹花開如云,花謝似雪,默默見證著坊巷百年來的變遷,在宮巷沈葆楨故居也有一株。
流蘇落花后,小黃樓里的百年蘋婆接替流蘇繼續開花。這株古蘋婆樹是坊巷中最具功能性的古樹,春天它滿蔟紅花,夏天它滿樹蒼綠,秋天則掛滿了開裂的小紅果,其可煲湯,味道清香似板栗,樹葉寬大厚實、久煮不爛,可用于包粽子或裹糍粑,果殼和種子還可入藥,可謂渾身是寶。
宮巷沈葆楨故居,百年流蘇花開(資料圖)。
一樹一檔 全省古樹實施動態監控
曾經的三坊七巷,內河和樹木構成宜居的生態環境,古人在此基礎上打造古厝,大量的士大夫家族在此定居,經過世世代代的流傳,如今的三坊七巷,仍是一幅自然與古厝共存的美好畫卷。目前,南后街登記在古樹名木清單的古樹有12株,其中一級古樹名木3株,二級古樹名木9株。
近日,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福建省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實施細則》將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實施細則》要求縣級城市綠化主管部門應當按照一樹一檔的要求,建立城市古樹名木的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數據庫,并將城市古樹名木有關信息錄入福建省城市古樹名木管理信息平臺,進行動態監測和管理。
“我們每年針對南后街古樹名木的周邊環境和生長情況開展巡查,一級古樹名木每年開展4次,二級古樹名木開展2次,若是古樹周邊有施工,巡查次數將提升到每月1次。”市綠化管理處副主任林弓天介紹道,今年以來,市綠化管理處已開展三坊七巷古樹名木巡查24次。
據介紹,最近,市綠化管理處對古厝內古樹名木的樹體支撐質量與孔洞裂縫進行全面檢查,并對小紅樓和沈葆楨故居的兩株百年流蘇樹進行桑寄生清除,同時對長勢茂密的古榕樹進行保護性修剪。
林弓天表示:“南后街的古樹擁有悠久的歷史底蘊,目前還有一些古樹正在摸排認定,待確定完之后,將陸續補錄進古樹名木清單。”
- 走福山——探尋紅色印記(2024-07-24 10:34:35)
- 福州:主題書畫展獻禮建黨103周年(2024-07-24 10:24:22)
- 閩江口歷史文化展示館揭牌 以“海絲故地 閩江鎖鑰”為主線(2024-07-24 10:23:01)
- 福建首部鄉村振興題材短劇在閩侯開機(2024-07-24 10:19:00)
- 鼓樓:宣講名嘴齊聚 展現“最美窗口”(2024-07-24 10: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