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走進中國壽山石館
2024-07-24 13:05:24 來源:福州新聞網
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走進中國壽山石館
穿越“石”光之旅 探秘“國之瑰寶”
“哇!這些石頭也太美了吧”“原來福州還有這么神奇的古礦洞”……7月19日,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近50名小學生營員走進位于晉安區壽山鄉的中國壽山石館,進行了一場穿越“石”光之旅,探秘“國之瑰寶”。
小營員在“國之瑰寶”展廳合影。
眼觀
數千件精品讓人目不暇接
小營員參觀中國壽山石館。
邁入中國壽山石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古色古香的壽山石雕,以山水畫布局,雕刻廊橋古韻。石頭表面的紋理都是由壽山石礦脈中的礦物質在長期風化和氧化過程中形成的。這些紋理是大自然的藝術品,展現了壽山石的獨特魅力。
解說員小禹介紹,中國壽山石館是全國唯一的壽山石專題博物館,建筑面積達5000平方米,展示了數千件壽山石精品。
小營員們迫不及待進入館內探尋。三層展館,既介紹壽山石形成、開采歷史、品類,也展示壽山石文化;展品既有原石,也有名家壽山石雕精品。
每一塊自然原石,都承載著山的厚重、水的靈性;每一件精美的作品,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小營員鄭涵雅拿著筆記本,一筆一畫認真地記錄所見所聞。
“哇!這件好漂亮!”“快來看,這件也很漂亮!”各種壽山石雕作品工藝精湛、造型逼真、色彩豐富,每一件作品都有獨特的藝術價值,令小營員們嘖嘖稱奇。
小營員張峻德全程拿著電話手表拍了不少照片。“太多了!看不過來,也拍不完!”他感慨道。
腳探
千年古礦洞鬼斧神工
小營員探訪古礦洞。
7月19日的活動有個驚喜,那就是探訪千年古礦洞。大家一到古礦洞口,就感覺到陣陣涼意,洞中就像天然的空調房。
“壽山石古礦洞由于特殊的成分構造,溫度比國內很多溶洞要低,常年保持在15℃至20℃。”解說員瞿炳芳說。
古礦洞仿佛一個神秘的“地下迷宮”,元和洞、和諧洞、滴水洞、琪源洞……形狀各異的古礦洞,洞洞相連,引人入勝。“迷宮”的四壁,分布著不同品類的壽山石,紅的、黃的、白的……色彩斑斕,在燈光映襯下,給人夢幻之感,美不勝收。
瞿炳芳介紹,古礦洞開挖于宋代,目前對游客開放的部分不到整體的十分之一。僅僅已開放部分,用腳步去探洞要花二三十分鐘,足見工程之宏偉。
小營員們在洞內看了又看,在頭頂一塊“鴻運當頭”石摸了又摸,“手感絲滑”“冰冰涼”……
在體驗環節,小營員們每人得到一塊壽山石材料。福建省雕刻藝術大師盧振秀當起“孩子王”,指導小營員們運用不同目數的砂紙,“打磨方向要和刀痕方向相同,直到磨到表面光滑發亮,清洗掉粉塵,擦干。”在盧振秀的鼓勵下,小營員們耐心打磨、拋光、制作,親手完成了一件件愛不釋手的小掛墜。
心悟
壽山石文化保護與發展
盧振秀指導小營員打磨壽山石。
作為當天活動的“重頭戲”,小營員們還參觀了“國之瑰寶”展廳,這里是中國壽山石館新思想學習教育實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該展廳由福州日報社策展,系統梳理介紹習近平同志關心支持壽山石文化保護與發展的生動實踐,以“兩大心愿”首尾呼應,設置“自然資源之寶”“文化藝術之寶”“產業振興之寶”三大篇章,通過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和照片,展示習近平同志關心支持壽山石資源保護、壽山石雕刻技藝傳承、壽山石文化產業發展的感人故事。
2021年1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印發《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提出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深入挖掘三坊七巷、船政、曇石山、壽山石等閩都文化內涵。
2022年4月8日,福州城市形象標識——“有福之州”正式上線,標識融入了壽山石篆刻印章圖案,向全世界推廣。
作為福州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的重要載體,壽山國石小鎮項目以“國石”文化振興為切入點,充分挖掘“紅色+文化+生態”優勢,將休閑觀光、研學藝創、避暑度假、生態康養、鄉村體驗融為一體,以文農旅融合發展打響壽山石文化品牌,帶動鄉村振興。
“這次探秘‘國之瑰寶’,不僅大飽眼福,收獲滿滿,更對壽山石等閩都文化產生了深深的敬意。”家長徐女士說。
手書
“石”光之旅佳作連篇
葉榕老師指導小營員寫作。
7月19日下午,福州市錢塘小學高級教師、福州市語文學科帶頭人葉榕,給小營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寫作課。
葉榕老師先是通過動漫視頻《壽山石石帝傳奇》帶大家進一步了解壽山石的前世今生,隨后回顧了當天的活動旅程。在寫作技法指導環節,葉榕老師讓大家運用發散性思維,寫活動、寫石頭、寫發現、寫感悟、寫文化、寫思考,通過修辭手法、詩詞引用、設置懸念、強調獨特體驗、結合歷史文化等進行寫作。
“看到那些精美的壽山石雕作品,我不禁為工匠們巧奪天工的技藝所折服。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眉眼之間盡顯神韻;一幅幅生動逼真的山水畫卷,仿佛讓人置身其中。壽山石不再僅僅是一塊石頭,而是被賦予了生命和靈魂……”葉榕老師做了示范,讓大家抓住重點寫活動,調動感官寫細節,提升高度寫文化。
隨后,臺江第三中心小學語文老師孟圓、義序中心小學語文老師肖潔,協助葉榕老師共同指導現場寫作。在3位老師的悉心輔導下,小營員們妙筆生花,誕生了一篇篇佳作:
“古礦洞給人一種神秘感,那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通道,如同迷宮一般,引人入勝。不時有一兩滴冰涼的水滴落在頭上、身旁的巖洞上,令人驚喜,讓人興奮。”
“移步‘國之瑰寶’展廳,我又有了新的認知。壽山石承載著文化和精神內涵,是大自然贈予人類的禮物,我們要合理地保護好它。”
活動的最后,評選出“最佳寫手”“寫作小能手”“觀察小能手”進行表彰。
“我希望孩子有機會多參加這類活動,在學中玩、玩中學,可以增長見識,也能和其他小朋友多交流,豐富假期生活。”家長黃女士說。
- 夏夜福州旅拍熱 臺灣姐妹花沉浸式體驗(2024-07-24 12:50:17)
- 陳雨:書畫文創兩相宜(2024-07-24 12:49:52)
- 芳華越劇院赴港參加“中華文化節”(2024-07-24 12:48:40)
- 元宇宙里游福州(2024-07-24 12:46:14)
- 守護有福之州的根與魂——福州奮力書寫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新篇章(2024-07-24 12: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