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設計告訴你,福州為什么這么好喝|把福寄給你
2024-11-09 12:33:37
人茶相和,生生不息。
在福州,歷經千年時光沉淀,茶文化已深入這座城市肌理。在傳承人手中代代傳續,歷久彌新;在日常生活中與市民相伴,處處可見;在茶產業發展中持續注入活力,賦能添彩……茶文化是這“一片葉子”不斷散發魅力的靈魂所在。
長期以來,一大批茶葉專家、高校學者,深入茶園茶鄉,走訪歷代傳承人,梳理茶史、編撰茶志、開展辦會,找尋“福州茶”的“文化支點”。
如今,除了縱深發掘“福州茶”的文化底蘊,增加茶產品附加值、品牌力外,福州還嘗試挖掘“茶產業”文旅資源,外延“茶文化”,以全新角度講述福州與茶的故事。
當然了,茶好喝一定是最重要的。
福州茉莉花茶聞名世界,但在福州,好喝的遠遠不止茉莉花茶。
《福暖四季》
作者:林漢超
尋四味好茶,享四季時光。《福暖四季》圍繞新時代年輕群體的飲茶喜好不斷探索,其創作團隊聯合本地茶企,收集四種福建名茶,通過將茶與器的多元理念匯聚于禮盒之中,打造獨特的四季茶禮。
春融·白毫銀針
在春意洋洋中,感受白茶的溫和舒順。
夏熾·銀針茉莉
用茉莉花茶的清新淡雅,驅散炎夏的暑氣。
秋收·花果香大紅袍
在花果香中,感受豐收的余韻悠長。
冬寒·正山小種
以醇厚甘爽的紅茶,溫暖整個冬季。
作品將最美好的祝福刻入時間脈絡,讓茶的美學,延伸至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每一次沖泡,都是對美好生活的致敬:福暖四季,順遂安康。
好茶配好器。
有了暖心的茶,怎能沒有亮眼的器?
擺一壺好茶,邀三兩好友,出片指數拉滿√
《落霞彩》
作者:程喜
福器出福州。三才蓋碗,兩品茗杯。白瓷為胚,大漆為衣。作品采用傳統犀皮漆工藝,在漆面上鑲嵌蛋殼,經過20道以上的工序純手工制作,融合了東方美學意境來演繹福州脫胎漆器的黑與紅。
大漆深邃的黑、鮮艷的紅與蛋殼明亮柔和的白在此相遇,呈現出唐代詩人王勃所描述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絢麗畫卷。
以茶會友,飽含詩意的歲月在茶香繚繞間,沁入品茶人的心脾。
除了茶盞與茶杯,喝茶還能怎么玩兒?
《一抹青綠》
作者:鄭世銜、陳杭
斗拱茶盤漆器作品《一抹青綠》,以一抹令人眼前一亮的青綠色,將喝茶的雅趣具象化,一幅人與自然和合共生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作品以古建筑中的斗拱鋪作組合底座,運用大漆繪出羅源灣鳥類嬉戲畫面的頂檐臺面,重構成一件干泡茶盤。
斗拱鋪作是中國傳統木構建筑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各不相同卻能化零為整,具有極強的通用性和穩定性,蘊含著生態文明智慧內涵。
茶湯入盤,泛起漣漪,羅源灣畔的白鷺、白胸翠鳥在一方茶盤間自由地嬉戲,福州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美好畫面映入眼簾。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出門在外,如何解決喝茶剛需?
福州人自有妙計↓
《如魚得水》
便攜式快客杯
作者:林健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林浦村濂江書院內,有一個富有文化韻味的筆洗石臼,邊刻“知魚樂”三字楷書,朱熹曾在此講學,創下“三代五尚書、七科八進士”的科舉奇跡。作品《如魚得水》快客杯的靈感就來源于此。
文明氣象,書韻茶香。毛筆造型的杯蓋寓意勤奮與堅持,公道杯底部刻“文明氣象”四字,巧妙地將禪茶文化、書院文化、朱子文化融合碰撞。福州人得茶,如魚得水。帶上一杯茶,共赴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無由持一碗
寄與愛茶人
即使歲序更替,時光荏苒
也不能淡化
福州人雋永美好的濃濃茶情
REPORTER
撰稿 馮晏如
EDITOR
編輯 尤美玉
PRODUCER
監制 繆辰輝
- 福州市文化改革發展專題培訓班成功舉辦(2024-11-09 12:02:32)
- 開拓電競未來引領數字文化創新浪潮——福州朱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2024-10-17 16:20:01)
- 聚焦民生數字融合創新引領者——福建中銳網絡股份有限公司(2024-10-17 16:17:42)
- 有福之州 向海而興”2024年短視頻大賽視頻展播——《榕臺鄉建·相見榕臺》(2024-10-16 14:26:37)
- “有福之州 向海而興”2024年短視頻大賽視頻展播——《福建地理標志風采展:閩山閩水物華新·福州篇(紀錄片)》(2024-10-16 14: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