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帶一路”國際商協會大會產業考察活動見聞
2024-12-11 13:26:28 來源:福州新聞網
“海上福州”生動火熱
——2024“一帶一路”國際商協會大會產業考察活動見聞
潮水翻涌激蕩,新風撲面而來。6日,2024“一帶一路”國際商協會大會產業考察活動舉辦。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嘉賓一路沿著福州的海岸線參觀,在火熱的生產場景與生動的生活場景里,看見“海上福州”的強勁發展活力。
外賓在中船賽思億(福建)電氣科技有限公司“試駕”。記者 鄭帥 攝
“電動船舶要怎么控制行駛方向”“操作起來是不是像開自動擋汽車”……走進位于連江經濟開發區的中船賽思億(福建)電氣科技有限公司,不少嘉賓被精密的船舶操控中控板吸引,迫不及待上手“試駕”。隨著操控拉桿被勻速抬起、按下,大屏上虛擬船舶的航行狀態隨之改變。
經略海洋,船舶裝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作為新興產業的電動船舶制造,是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基石。
作為全省首家電動船舶產業制造型企業,賽思億(福建)主要生產船舶相關的船舶電推系統、船用電池系統、電池集裝箱等,并為科考船、工程船、客船、運輸船、商船等提供低碳、綠色、高效、經濟的動力解決方案。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程昱介紹,賽思億(福建)正式投產以來,已簽訂銷售合同1.5億元,其中不乏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訂單。
“我來過福州很多次,但這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工廠。很高興能夠借此機會看到最新的產品和技術,這讓我更期待把更多信息帶回納米比亞,讓更多公司尋找雙方合作的機會。”納米比亞駐華大使伊萊亞·喬治·凱亞莫說。
“好香”“這是什么食物的味道”……來到福州源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尚未見到產品,食物的香味已引起嘉賓們的好奇心。
粗加工、熬湯、調湯入味、灌裝、液氮速凍、包裝、冷庫貯存……在深加工車間內,多條生產線繁忙運轉,每日可生產6噸湯汁、10萬盒罐頭。
“2024年以來,公司凍鮑加工共采購活鮑3000余噸,產季日均生產30噸,今年預計完成凍鮑及預制菜銷售近4億元。”源豐海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已發展成集鮑魚的種苗繁育、養殖、加工、銷售和產業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平臺公司,并建有全國首個鮑魚預制菜研創中心,已研發出鮑魚佛跳墻、鮑魚紅燒肉、鮑魚大盆菜等鮑魚預制菜產品。
“你們的鮑魚佛跳墻怎么賣?”從生產車間走出來后,記者注意到,不少嘉賓委托翻譯向工作人員詢問價格,希望馬上一飽口福。
如果說源豐海科面向嘉賓展示了“吃透一粒鮑”的實力,那么一墻之隔的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則講述了“認識一片海”的故事。
“這個是什么做的”“魚鱗也有價值嗎”……來到宏東,小到魚皮、魚鱗、魚頭骨等小產品,大到深遠海養殖、冷鏈物流、海洋生物等大產業,都讓嘉賓們變成“好奇寶寶”。他們紛紛向企業取經。
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遠洋捕撈企業,宏東有各類專業遠洋漁船及輔助船160艘,在毛里塔尼亞專屬經濟區、太平洋公海、印度洋公海、阿曼等海域開展遠洋捕撈作業。
“眼下,結合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建設,我們正爭取與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漁業項目合作,把我們的海洋養殖技術、裝備以及現代捕撈、加工、冷鏈等技術帶到世界各地。”該公司負責人說。
“我們之間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印尼有很多福建華僑,兩地也有很多經濟合作,例如中印尼‘兩國雙園’。我深刻感受到福州這座城市的魅力,這里真正連接了中國與東南亞。”盡管是第一次來到福州,但對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館公使裴連杰而言,本次的福州之行奇妙而親切。
“我對高科技的電動船舶很感興趣,它們非常綠色環保,我不僅期待它們走向印尼,更期待它們走向世界。”裴連杰說。
- 海絲節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周開幕(2024-12-11 13:25:29)
- 2024年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旅游節啟動儀式側記(2024-12-11 13:24:41)
- 海絲藝術展亮相福州 展出105組作品(2024-12-11 13:23:59)
- 《最憶船政》連演三場(2024-12-11 13:23:21)
- AI原創歌曲《I'm Fine Here》來了(2024-12-11 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