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慶光:眼高手不低 石雕“活”起來
2025-02-18 14:27:24 來源:福州新聞網
賴慶光是一位從羅源農村走出來的工藝美術大師。他從事壽山石雕刻創作30多年,現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民間藝術家、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建理工大學客座教授。
賴慶光和他的作品。
賴慶光擅長壽山石傳統的圓雕、高浮雕,擅長動物題材作品雕刻,其作品多次榮獲福建省工藝美術“爭艷杯”金獎、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等。近日,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等7部門公布第二批省級鄉村工匠名師名單,他榮獲“福建省鄉村工匠名師”稱號。
賴慶光出生于1973年,自幼喜歡美術創作。初中畢業后,賴慶光進了羅源石雕廠,不久就展現出石雕方面的天賦。
20世紀90年代初,賴慶光跟隨一批老師傅從羅源縣到福州市區創業,從零開始學習壽山石工藝美術創作。他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終于從一名鄉村工匠成長為藝術大師。
在外行看來,壽山石雕刻主要是手上功夫,而在內行人看來,“眼力”更重要。壽山石雕刻的步驟,主要是相石構思、墨繪勒線、起地分層、開紋雕飾等。其中,相石構思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它往往決定了作品的成敗,因此業內有“一相抵九工”的說法。賴慶光在相石方面就眼光獨到、構思巧妙。
賴慶光的作品《和平之歌》再現了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在《雀之靈》中的經典動作——孔雀迎風挺立。這件作品的原石是長條形的,其翠綠中夾雜著一點白色,分布不均。這種造型的原石很難找到合適的創作題材。他得到這塊石頭后,一度陷入苦思。
“我構思了幾個月,有一天終于靈光乍現——我想到了楊麗萍老師的孔雀舞,于是我反復觀看她的舞蹈視頻,畫出草稿,發現非常貼合這塊原石!”他說。
經過他的巧思妙手,這塊呆板的石頭仿佛有了生命,變成身著一襲翠綠長裙、翩翩起舞的女子——“她”用柔嫩的腰肢、靈活的手指、輕盈的雙腳,舞出了神秘的境界,如同一只高貴優雅的孔雀。而原石中白色的部分,則化作一群圍繞著女子裙擺飛翔的白鴿。
“雕刻這件作品的過程十分艱辛,尤其是女子手指、白鴿翅膀等細微處,很考驗耐心和細致度。我拋光的時候,始終繃緊神經,生怕手一滑出現失誤。”他說,拋光完成時,發現自己出了一身汗。
除了《和平之歌》,賴慶光創作的《海之夢》《佳偶天成》《絲路之韻》《鶴壽延年》《伯樂相馬》等作品,也都有著強烈的空間感和生命力,細節處做到了極致,給觀者以震撼。
目前,他正以唐代畫家吳道子所繪作品《八十七神仙卷》為題材,創作一件嶄新的大型壽山石雕作品。
福州壽山石雕是國家級非遺。近年來,賴慶光積極投身于壽山石雕藝術的傳承與推廣工作,多次受邀到學校和社區舉辦講座和展覽,向公眾普及壽山石雕知識。
- 福州:文明過大年 年味更醇厚(2025-02-18 14:25:55)
- 逛展探館品書香 文化過年韻味濃(2025-02-18 14:25:08)
- 春節這八天,福州成“頂流”!(2025-02-18 14:24:37)
- 春節逛非遺展!福州非遺木版年畫、剪紙展人氣十足(2025-02-18 14:18:37)
- 【網絡中國節·春節】福州:文博場館游人多 文化過年成時尚(2025-02-18 14: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