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與實踐|從“四個萬家”到中央八項規定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的一脈相承
2025-06-16 15:16:19 來源:福州新聞網
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是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舉措。20世紀90年代,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大力倡導開展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四個萬家”活動,蘊含著深厚的人民情懷與務實作風。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閉幕后不久,中央八項規定出臺,這是新時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黨內法規。從“四個萬家”到中央八項規定,兩者雖處于不同歷史時期,但在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上一脈相承,對新時代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理論邏輯:堅守人民立場與馬克思主義實踐觀
“四個萬家”強調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核心在于深入群眾,了解群眾需求,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中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堅守了人民立場。通過黨員干部深入基層與群眾密切聯系,將黨的工作扎根人民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中央八項規定聚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同樣將人民放在首位。無論是改進調查研究,要求輕車簡從、深入基層了解真實情況,還是精簡會議活動、文件簡報,減少形式主義,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都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
從理論邏輯上看,“四個萬家”和中央八項規定都以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指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目的,“四個萬家”活動讓黨員干部在深入群眾的實踐中,獲取關于群眾需求、社會發展實際情況的認識,從而為制定政策、開展工作提供依據。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各級黨員干部在改進作風的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深化對作風建設規律的認識,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如,整治形式主義過程中,通過實際調研了解到基層過度留痕、文山會海等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
歷史邏輯:傳承黨的優良傳統與適應時代發展
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形成一系列優良傳統和作風,如密切聯系群眾、艱苦奮斗、實事求是等。“四個萬家”活動是對黨的優良傳統的傳承與發揚,在20世紀90年代的時代背景下,針對當時黨群干群關系中出現的新問題,通過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重溫黨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優良傳統,強化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
中央八項規定的出臺同樣是基于對黨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和傳承。從革命戰爭時期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艱苦奮斗作風,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對黨風廉政建設的持續重視,黨的作風建設一脈相承。進入新時代,面對新的歷史條件下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中央八項規定以徙木立信之舉,開啟了新時代作風建設新篇章。它繼承了黨在歷史上重視作風建設的傳統,又結合新時代特點,對作風建設提出新的要求和標準。
從歷史發展進程看,“四個萬家”和中央八項規定體現了黨在不同歷史階段對作風建設的持續探索。隨著時代發展,社會環境、黨面臨的任務和挑戰不斷變化,作風建設的重點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始終不變的是黨對作風建設的高度重視以及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從解決當時群眾面臨的具體困難,到應對新時代復雜的作風問題,黨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推進作風建設,以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實踐邏輯:解決實際問題與推動作風轉變
在實踐中,“四個萬家”活動取得顯著成效。各級領導干部深入群眾,與群眾交朋友,為群眾送溫暖、辦實事,有效解決了大量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化解了諸多矛盾糾紛,有力促進了黨群干群關系的和諧。如,黨員干部通過“四個萬家”活動,了解到群眾在住房、就業、教育等方面的困難,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幫助群眾解決問題,贏得群眾的贊譽。
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在實踐中更是帶來全方位的作風轉變。在調查研究方面,領導干部輕車簡從、深入基層,獲取大量真實有效的信息,為科學決策提供了依據;在精簡會議活動和文件簡報方面,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在厲行勤儉節約方面,有效遏制了公款吃喝、鋪張浪費等現象,樹立了良好的黨風政風。同時,在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影響下,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如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接訴即辦”機制等,都是作風轉變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
從“四個萬家”到中央八項規定,在實踐邏輯上都是圍繞解決實際問題展開,通過切實可行的措施推動黨員干部作風轉變,提升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經驗啟示與時代意義
堅持以上率下。“四個萬家”活動中,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帶頭深入基層,為廣大黨員樹立榜樣。中央八項規定同樣從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上率下,形成強大示范效應。在新時代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必須持續發揮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形成“頭雁效應”,引領全黨作風持續向好。
聚焦具體問題。無論是“四個萬家”針對群眾生活具體困難,還是中央八項規定聚焦作風方面具體問題,都體現了抓作風建設要從具體問題入手,以小見大、以點帶面。當前,應繼續緊盯“四風”新動向新表現,精準施策,確保作風建設不斷取得實效。
建立長效機制。“四個萬家”活動通過建立干部聯系群眾制度等,形成長效機制,保障活動持續開展。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后,不斷完善配套制度,如制定實施細則,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融入黨內法規體系。新時代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制度執行,使中央八項規定成為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
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之際,回顧從“四個萬家”到中央八項規定的發展歷程,深刻把握其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上的一脈相承性,總結經驗啟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在開展學習教育過程中要深刻領悟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優良作風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保障。
[作者單位:中共福州市委黨校;本文系2025年福建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科研與決策咨詢委托項目“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研究”立項課題“從‘四個萬家’到中央八項規定: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的一脈相承”的階段性成果]
- 以文興產 風勁揚帆——福州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綜述(2025-06-16 09:41:28)
- 福韻千年 張舒越帶你探訪全國文明城市福州(2025-06-16 09:34:56)
- 朱廣權趣味介紹福州,又有福了!(2025-06-16 09:34:28)
- 山水相依 人城交融(2025-06-16 09:33:05)
- 2025“百鶴杯”工藝美術設計創新大賽結果出爐 福州50件作品獲獎(2025-06-16 09: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