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陳靖姑民俗文化節在榕舉辦 近2000人參加
2012-02-17 10:23:30 來源:福州新聞網
16日上午,第五屆陳靖姑文化節在福州市南江濱公園九龍壁隆重舉行。本次文化節由中共福州市委宣傳部、倉山區委、區政府、福州市臺辦、福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局、福州市旅游局以及福州市文聯聯合主辦,倉山區委宣傳部承辦,倉山區文體局、陳靖姑故居管委會等協辦。
據了解,福州市倉山區作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陳靖姑信俗文化的發源地,對于兩岸順天圣母陳靖姑信眾有著非凡意義,陳靖姑信仰在這里廣泛傳播,順天圣母宮觀遍布城鄉。倉山區在成功舉辦四屆陳靖姑文化節的基礎上以“弘揚臨水文化,兩岸共享平安”為主題,聯合臺灣各順天圣母宮觀及民間演藝團體,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了本次陳靖姑文化節活動。共有47個來自海峽兩岸的宮觀團體近2000人參加了活動,其中臺灣7個宮觀共32名。
上午9:30,莊嚴神圣的“天下心香匯南臺”儀式拉開了本屆文化節的帷幕。神情肅穆慈祥的順天圣母神像在閩臺信眾的簇擁下端坐在主祭臺的正前方,來自海峽兩岸各宮觀的代表匯聚在神像前方的香爐周圍,將從各宮觀采集而來的香土緩緩倒入香爐內。千百年來,陳靖姑信仰從這片土地傳向四方,開枝散葉,如今臨水夫人又將兩岸信眾會聚于此,共祈平安。
9:38,鼓聲之后,在悠揚的古樂聲中,司儀官高聲頌揚臨水夫人的功德。祭祀大典持續了約30分鐘,按照初獻、宣讀祭文、亞獻、終獻等禮儀進行祭祀(依序為:1、擂鼓鳴炮;2、儀仗、儀衛隊就位,樂生、舞生就位;3、主祭人、陪祭人就位;4、迎神上香;5、奠帛;6、誦讀祝文;7、跪拜叩首;8、行初獻之禮;9、行亞獻之禮;10、行終獻之禮;11、焚祝文、焚帛;12、三跪九叩;13、送神、禮成)。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祭祀大典首次由來自海峽兩岸的主祭官共同主持祭祀活動。
祭祀大典結束后是別開生面的“請花”儀式。現場,30對新婚夫婦慕名而來,拜神求子。在祭祀臺前,參加“請花”儀式的新婚夫婦們,爭先恐后地從陳靖姑金身前請走一紅一白的菊花,然后虔誠地跪于神像前,向女神“求子求女”,寓意著“男女平等,自然和諧”。女司儀用地道福州話主持,全場叫“好”附和。“請花”儀式將傳統的民俗儀式賦予了現代意義,將民俗活動中融入當代優生優育婚育新尚。
隨后,林浦安南伬、三十六婆官送平安、連江拉線獅、瑯歧肩頭戲等21支民俗文藝團體閃亮登場,獻上了精彩的民俗文藝演出。作為誕生于倉山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靖姑信俗在發展傳播的過程中衍生出了許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藝,比如“三十六婆官”相傳就是追隨陳靖姑扶危濟困的女神,如今,以她們為原型的民俗表演依舊深受群眾喜愛,甚至還登上了世博會的舞臺。
在活動現場,兩位分別來自海峽兩岸的信眾互相贈送了自己繪制關于陳靖姑的畫冊,一位是來自臺灣的、年僅十五歲的小姑娘王唯用半年多創作了漫畫版的《順天圣母》;另一位是來自福州長樂的、年逾六旬的朱瑞珍老先生歷時一年創作了水彩連環畫《陳靖姑畫傳》。
當日下午,主辦方還舉辦了“圣母頌•兩岸情”詩詞吟誦會和臨水夫人文化研討會,來自兩岸的詩詞、民俗專家匯聚一堂,謳歌臨水娘娘的千秋功績,交流陳靖姑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陳靖姑信仰是海峽兩岸共有的民俗文化。據統計,在東南亞各地大小臨水宮就有1800多座,信徒8000多萬人,僅臺灣省以其作為主神祭祀的宮觀就多達400多座,信徒有近1500多萬,作為附神供奉的宮觀更是遍布全島。
- 閩臺A.D創意產業園(2013-11-05 09:11:06)
- 閩臺文化創意產業園基地(長樂)(2012-02-17 10:08:14)
- 協和大學文藝創作基地(2012-02-17 10:07:35)
- 臺江上下杭歷史街區(2012-02-17 10:06:26)
- 福州洪山文化創意園(2012-02-17 1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