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琴聲中的奧秘和聲鋼琴:讓好聲音聽得見也看得見
2021-12-10 11:00:19 來源:福州日報
和聲鋼琴員工為組裝好的鋼琴調音。
近年來,以高貴典雅著稱的鋼琴揭下神秘面紗,正走入千家萬戶。日前,記者走進東南沿海最大鋼琴生產基地福州和聲鋼琴,探索悅耳琴聲產生的奧秘。
走進和聲展廳,如同步入鋼琴博物館,40多架大小不一的鋼琴在大廳排開。諾汀翰立式琴等鋼琴簇擁著展廳中央三架“大個子”哈曼尼三角琴,如眾星捧月。企業副總、國家一級鋼琴制造師陳新在一旁介紹,最大的一架黑色“哈曼尼”,價值180萬元,受到國內外知名演奏家青睞,時常登上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的大舞臺。
而它的獨到之處,就在于“大”。這從何說起?陳新先賣了個關子,帶我們前往車間探秘。
探秘之旅從音板“養生房”開啟。在這里,一張張德國進口的實木音板躺在恒溫恒濕的柜內“休養生息”,柜內始終保持溫度37℃、相對濕度10%上下,防止木材開裂。
音板相當于琴弦振動的共鳴器。一張好的音板,不但能增大音量,還能美化音色。和聲的音板全部為木質細膩密實的云杉徑切材,為了防止音板開裂,和聲在全國唯一全程采用恒溫恒濕生產環境,并專門為其建設了靜置“養生房”。
離開了“養生房”的音板被送入音源車間,車間入口設置了緩沖區間,生產全程保持溫度25℃~ 27℃、相對濕度在50%~55%范圍。工人們在音板上安裝鑄鐵板、打釘,繞弦、掛弦,鋼琴的“心臟”——音源也逐漸成形。
在這里,陳新向記者揭曉了答案。鋼琴越大,代表內部共鳴器越大,琴弦越長,音色也越穩定。就像男高音往往有一副“大胸膛”,這也是鋼琴以“個子”論英雄的原因所在。但音板每長幾厘米,對原料、制作工藝要求也相應更高。
作為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鋼琴生產企業,福建省第一家鋼琴生產企業,和聲在中國最早全面引進歐洲傳統制琴技術、設計圖紙和核心材料,其原料和配件均由國外進口,擁有60多項專利。目前和聲年銷售鋼琴6000多架,是東南沿海最大的樂器制造基地。
最后來到總裝車間,200多米的總裝線國內罕見。經過100多道工序,8000多個零部件被組裝在光滑優美的琴架內,工人正在調試琴鍵,車間內跳動著叮咚咚咚的琴音,一段興味盎然的鋼琴之旅在琴音中結束了。但和聲打造福州首家“音樂夢工廠”的計劃正在啟航——
記者從總經理助理趙日華口中獲知,為進一步提升工業附加值,企業已經啟動了“福州城市音樂廳”計劃,包括改造廠房外立面,建設標志性建筑、提升展示廳,充分挖掘鋼琴文化內涵,同時將生產中可視化、可體驗的工藝環節向大眾開放展示,爭創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這樣的“探秘之旅”將向大眾開放,讓發出好聲音的制造基地被更多人聽見并看見。
“接下來,我們還將在智能生產方面發力,力爭建成特色鮮明、產業聚集、人才匯聚、輻射力強的‘音樂文化產業園’,進一步繁榮福州文化市場,成為福州市多產業融合發展的標桿示范園區,塑造福州文化產業新地標。”趙日華說。
福州的鋼琴之“旅”,將由和聲開啟!
大V點評
新浪微博賬號@福州頭條:
在參觀中,我們有了很多發現和收獲,原來福州也有鋼琴企業,原來我們福州也可以生產專業演奏會鋼琴,原來鋼琴制作需要如此精細認真,原來音板還要放在“養生房”保存,原來鋼琴內部有8000多個零部件……這樣的探秘之旅想必是每一個琴童都十分向往的,和聲發展工業旅游大有可為。希望福州也能誕生像鼓浪嶼那樣獨特的鋼琴文化。
- 破譯色彩中的密碼創新,讓坤彩更“出彩”(2021-12-10 10:58:45)
- 絲綢之路電影節各評審團陣容公布(2021-12-10 10:21:27)
- 絲路國際電影節專家談合作:中外合拍是推廣中國電影的好路徑(2021-12-10 09:58:36)
- 福建省第二屆篆刻藝術展在福州開幕(2021-12-10 09:56:54)
- 走進福建電影人”單元開幕 紀錄片《聽見光》在榕首映(2021-12-10 09: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