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福州持續推動文化體制改革與創新
2020-11-02 09:42:00 來源:福州新聞網
蒼蒼三山,泱泱閩水孕育了有福之州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海納百川的閩都文化,為福州這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滋養。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葉義斌/攝
福州將歷久彌新的文化基因與文明創建結合,以厚重文化為文明城市創建提供營養。
三坊七巷非遺文化展示引來外國游客。葉義斌/攝
福州古厝是歷史的饋贈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家寶”,福州沒有將歷史文化遺產“供”起來,而是科學“用”起來,進行活化利用,讓其“火”起來。如黃培松故居被活化利用為福州市美術館(新館)、羅氏綢布莊被活化利用為非遺展示館、芙蓉園被活化利用為沈紹安漆藝博物館……
黃培松故居被活化利用為福州市美術館(新館)
閩都文化的重要載體福州古厝正以越來越開放的姿態,越來越親民的路徑,融入群眾生活,從而使閩都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這既是一種文化普及,也是文明涵養,極大增強了市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與認同感。
梁厝歷史文化街區。池遠/攝
中華傳統節日是維系社會人際關系的重要感情紐帶,傳統節日中包含著各種禮儀,這些禮儀本質上都是一種道德約束。
七夕節,穿著傳統服飾的市民拋撒茉莉花。葉義斌/攝
福州將傳統節日和地域特色文化有機結合,催生了“鄰里節”與“孝老愛親節”,既推動了節日文化的多樣化,又提升了節日文化品位和社會功能。
志愿者喂老人吃拗九粥。葉義斌/攝
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座城市的氣質所在。福州市圖書館(德旺圖書館)、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等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成投用,不僅提升了福州城市文化形象,而且成為福州對外展示的窗口、文化服務共享的平臺、展現文化自信的舞臺。
德旺圖書館。葉義斌/攝
除了這些“高大上”的文化場館,還有不少“小而全”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如群眾家門口的文化站、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面對不同受眾在精準對接群眾需求上,做到了“精準滴灌”而不是“大水漫灌”。
激情廣場大家唱讓市民盡情展示才藝。葉義斌/攝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基于文化認同優質的文化產品是形成文化認同、加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
武術大擂臺上的刀術表演。葉義斌/攝
我市一批文藝精品和文化演出產品不斷涌現,滋養著人們的精神世界,提振著人們的精神力量。
- 以創新舉措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福州古厝保護打出“組合拳”(2020-11-02 09:27:03)
- 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州市展會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2020-10-30 11:38:13)
- 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福建海西國家廣告產業園區(福州園)發展的若干意見(2020-10-30 11:29:38)
- 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州市展會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2020-10-30 11:26:40)
- 第八批福建省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名單公布(2020-10-27 1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