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文藝志愿服務 樹鼓樓文藝品牌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2024-09-23 09:54:33 來源:福州新聞網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反映一個時代的面貌,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氣。近年來,鼓樓區文聯堅持文藝引領,聚焦打造最優文藝志愿服務,積極探索方法路徑、創新形式載體、拓展對象領域,推動文藝志愿服務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融合發展,有效打通教育、引導、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促進文藝志愿服務隊伍、服務品牌、服務機制“三提升”。
一、強基礎,夯實文藝工作“主題曲”
(一)整合文藝陣地優勢
區文聯創建11個協會創作基地、3個福建省“文藝兩新”文藝實踐聚集地(即鼓樓區鰲峰坊漆藝研習所、鼓樓區為新印鈕藝術館和頌·藝術文化中心)、4個福建省新時代中國特色文藝實踐地(即福建省沈紹安漆藝博物館漆藝非遺文化交流示范基地、福州市鼓樓區集賢賓藝文古厝、文儒印學研究創作基地以及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印章文化分館),全年共舉辦文藝活動40余場,為各協會提供創作和展覽場地,涵養文明新風。
(二)拓展文化發展陣地
密切聯系“文藝兩新”代表人士,加強與“文藝兩新”集聚區的工作聯系,延伸工作手臂,健全團結凝聚“文藝兩新”的組織體系;加大“文藝兩新”創作扶持力度,充分發揮文藝志愿服務凝聚“文藝兩新”的平臺渠道作用,扎實做好“文藝兩新”服務維權,探索推進“文藝兩新”行業管理,創新方式手段,豐富服務管理“文藝兩新”的載體平臺。
二、建隊伍,譜好文藝服務“同心曲”
(一)聚焦文學藝術交流
區文聯認真貫徹黨的文藝方針和文藝政策,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在重大節慶、紀念活動之際,通過舉辦培訓班、座談會和跨區文化交流等活動,集中組織優秀文藝作品展演展示展播。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邀請省篆刻家協會吳昌鋼老師到東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書法篆刻交流活動,組織鼓樓區藝術家走進原州區開展采風創作。在文藝實踐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推動鼓樓區文聯文藝人才創新發展。
(二)謀劃文藝品牌建設
遵循文藝工作規律,在各協會履行基本職能的前提下,結合各自實際,圍繞鼓樓中心工作尋找切入點,設計適合自己的“品牌”,將打造品牌活動作為提升協會精細化管理的體現,逐一分解細化工作,使協會的工作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不斷提升文聯組織的吸引力。依據“一會一品牌”的思路,以“活動開展好、群眾反映好、作用發揮好”為創建目標,鼓勵各協會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在各協會中形成“協會比活動、會員比作風、組織爭先進”的良好態勢,推進協會組織建設的全面提高。
三、加強活動,奏響文藝惠民“供給曲”
(一)發揮協會優勢,助力文藝惠民
聚焦鼓樓文藝建設,加大文藝惠民力度,舉辦文藝志愿隊伍下沉基層服務共11場,包括“挖掘‘福’文化傳播‘福’故事”福文化專題講座、“藝心永向黨 新春齊送福”為主題的迎春送福活動,共3天6個場次,151個節目,開展“雕花迎春”水仙花雕刻惠民文藝活動、鼓樓區作協“鼓樓詩會”5場、陳大明先生中國畫展覽暨《題畫詩(聯)之創作瑣談》講座、《隨著二十四節氣養生》講座、書法創作與欣賞主題講座、古韻·秋聲第十一期閱讀時光古詩文音樂朗誦會、鼓樓區作協“寫作與發現”主題講座等。開展迎春書畫篆刻展、“楊挺園林山水畫展覽”、“上春山”——漆彩芳菲 春季漆畫主題展等文藝作品展覽活動8場次,吸引群眾參展9000余人,上級媒體報道各類文藝活動20多條(篇),推動文藝在服務中心工作賦能。
(二)豐富活動載體,弘揚傳統文化
區文聯依托學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福建省新時代特色文藝實踐地等陣地,廣泛開展文藝演出、專家輔導、攝影培訓、展覽展示、研學活動等文藝志愿服務活動30余場。開展“公益送春聯”志愿服務活動3場(次),贈送春聯、福字等作品5000余副。以傳承弘揚優秀文化為導向服務青少年群體,舉辦古厝ABC英語角系列活動,以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形式,學習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英語詞匯和表達方式,深入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開展國學經典研習系列活動,將國學經典與現代解讀相結合,吸引了眾多熱愛中華文化的學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國學愛好者積極參與,讓更多人親身感受到國學智慧的魅力和深遠影響。
- “有福之州·把福寄給你”2024文創設計大賽,向全世界發出邀請(2024-09-13 10:55:48)
- 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辟謠論壇在成都舉行(2024-09-03 17:42:21)
- 恭喜!福州入選!2024年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城市典型案例!(2024-09-03 17:41:55)
- 嗨到爆!福州街角音樂會,喚醒城市多巴胺!(2024-09-03 17:41:21)
- 網絡安全“開學第一課”走進閩清校園(2024-09-03 17: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