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6k2ua"></li>
  • 您所在的位置: > 福州文化創意產業網 >> 活動信息 >> 正文

    13場邊會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舉辦

    2021-07-26 16:18:43  來源:福州新聞網


    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將同時舉辦13場邊會,集中探討世界遺產當下的焦點問題,尋找解決方案,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展望未來發展趨勢。其中8場邊會在福州海峽會展中心以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舉辦,5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或相關國際組織以線上方式進行。

    13場邊會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舉辦

    13場邊會主題分別為:

    世界自然遺產與生物多樣性:濱海候鳥棲息地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面向未來的世界遺產教育

    海上絲綢之路遺產的研究與保護

    中非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能力建設

    多元記憶的世界遺產——遺產闡釋的作用

    紀念與和解的遺產闡釋與展示

    空間技術助力世界遺產可持續發展

    世界遺產的青年管理者與本地行動者:與本地社區的第六次對話

    世界自然遺產與自然保護地協同保護

    護林員在保護和管理世界自然遺產中的作用

    “世界遺產引領作用”的回響——從福州到喀山的遺產保護實踐

    非洲地區第三輪定期報告

    下面為部分已舉辦的邊會核心內容摘錄:

    聚焦世界自然遺產與生物多樣性

    ——濱海候鳥棲息地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主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承辦:鹽城市人民政府、天合公益基金會

    協辦:福建省林業局、福州市林業局

    時間:2021·7·17

    13場邊會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舉辦

    此次邊會有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林草系統相關負責人及代表、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遺產地及提名地代表及相關專家學者等100余人齊聚一堂,交流分享世界自然遺產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經驗,共議濱海候鳥棲息地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指出,中國的濱海濕地擁有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不僅支撐著具有國際意義的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路線上的數百萬遷徙水鳥,還孕育著豐富的海洋資源,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強調中國將于2022年申報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遺產地,以保護中國黃(渤)海區域其它重要候鳥棲息地,推動全球共同守護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路線,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綠色動力和旺盛活力。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裁兼理事會主席、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主席章新勝在致辭中表示,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系列世界遺產地及提名地構成了全球溫帶地區最為多樣、宏偉的沿海景觀和生態系統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希望能通過此次會議在濱海候鳥棲息地領域探索立足遺產的可持續發展路徑,為國際社會提供遺產保護與地區發展難題的解決方案。

    高峰對話上,各位嘉賓通過線上線下交流對話,各自分享了在濱海地區候鳥棲息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和可持續發展經驗。據介紹,目前全球有大約2/3的城市和接近70%的人口分布在沿海區域,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受人類影響突出,濱海濕地區域已成為全球環境變化的敏感區和生態系統的脆弱區,是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熱點地區。

    面向未來的世界遺產教育

    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

    承辦:UNESCO 亞太地區世界遺產研究與培訓中心

    時間:2021·7·17

    13場邊會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舉辦

    本次會議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有關國際機構、各國教育部、我國各省教育廳、福州市及有關專家代表約120人出席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副部長、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主席田學軍在致辭中指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遺產是心靈的圣地,青年是遺產的未來,本次大會格外重視青年和教育議題,此次遺產教育邊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發表題為《傳承世界遺產,激發未來力量》的主旨演講。他指出,在教科文組織推動下,全球遺產教育取得長足進步,有力推動了世界遺產保護事業發展,成為塑造價值、傳播知識、提升能力、凝聚力量的重要途徑。

    陳寶生強調,中國既是世界遺產教育的倡導者,更是實踐者,通過將遺產教育納入國家教育發展總體規劃和各級學校的教育教學,我國已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遺產教育理念與實踐。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中國重要載體,二是作為推動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途徑,三是推動了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四是作為教育國際合作的重要內容。

    各國教育部官員、專家通過線上分別發言,他們對中國在世界遺產教育領域的工作表示高度認可,并介紹了各自(國家)近年來在世界遺產教育領域的經驗和做法。

    在國際案例分享環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李昕分享了從全球五大洲遴選出的10個國際優秀推薦案例;法國盧瓦爾河谷麗芙城堡負責人羅琳·雷紐介紹了法國在城堡遺產教育方面的主要經驗和做法;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中心主任袁愛俊分享了全國青少年遺產知識大賽等特色活動;遺產教育咨詢公司(德國)創始人孔萍介紹了德國在青少年遺產教育方面的有關案例。

    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北京中軸線”申遺開啟城市歷史景觀保護“北京模式”

    主辦: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

    承辦:北京市文物局、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

    時間:2021·7·17

    13場邊會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舉辦

    恰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城市歷史景觀的建議書》發布十周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副主任喬蒂·侯薩格拉爾女士,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主席特蕾莎·帕特里西奧女士,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斌出席會議并致辭,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副秘書長崔瑩女士、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女士,以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等專業機構負責人出席會議。

    李群局長在致辭中表示,歷史城市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是新時期國際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希望通過本次邊會提升全社會對歷史城市遺產保護的關注度,分享各國在歷史城市保護方面的實踐經驗,推動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國際對話與合作。楊斌副市長在致辭中指出,作為一座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北京市牢牢把握城市戰略定位,全面落實城市總體規劃,堅持城市保護和更新有機銜接,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本次邊會邀請了十余位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知名國際專家到會并發言,分享了中國北京、意大利羅馬、日本京都、巴西巴西利亞等歷史城市遺產保護案例,深入探討了城市歷史景觀保護的有效途徑和手段,以及在《世界遺產公約》框架內推動城市歷史景觀保護的科學理念和思路。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深度解讀了“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價值,介紹了北京市在老城整體保護和有機更新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和積累的寶貴經驗。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注重文化名城整體保護。近年來陸續制定、施行了《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將歷史文化名城的范圍覆蓋到北京市全部行政區域;實施老城整體格局保護和歷史環境整治,延續并彰顯了平緩開闊、壯美有序的空間秩序;立足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推動實現全民共建共享。

    呂舟教授認為,當前以“北京中軸線”申遺為指引的北京老城保護實踐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倡導的城市歷史景觀保護理念、方法高度契合,為世界各國歷史城市和城市歷史景觀保護提供了可借鑒的“北京模式”。

    中非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能力建設

    主辦: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洲優先和對外關系部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

    承辦: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國家遺產中心

    時間:2021·7·19

    13場邊會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舉辦

    7月19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列入《世界遺產瀕危名錄》的非洲項目,決定將剛果民主共和國世界自然遺產——薩隆加國家公園從瀕危名錄移除。同日,大會舉辦“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能力建設——邁向未來的中非合作”主題邊會。

    據了解,本屆大會努力推動在政策制定、能力建設、國際援助和上游程序等方面體現“非洲優先”,增強世界遺產代表性、改善平衡性。

    大會議題審議階段,委員國高度肯定薩隆加國家公園在消除戰亂和非法捕獵威脅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進展,一致同意將該項目從《世界遺產瀕危名錄》中移除。據悉,薩隆加國家公園地處剛果河流域中心位置,有許多當地的瀕危物種,如矮黑猩猩、剛果孔雀、雨林象等,于198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9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瀕危名錄》。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主席田學軍強調,落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洲優先”全球事項,彰顯非洲國家在世界遺產保護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凝聚更多力量。中國將進一步支持非洲國家世界遺產保護工作,支持發展中國家人才培養,實施世界遺產保護領域人才培養計劃。

    非洲世界遺產基金執行主任瓦里蘇介紹,非洲仍有12個國家的世界遺產數量為0,全球53處瀕危世界遺產中有22處位于非洲。他呼吁加大對非洲世界遺產基金的資助力度,提升非洲世界遺產保護能力。

    海上絲綢之路遺產的保護與研究

    主辦方:國家文物局

    承辦方:海絲保護和聯合申遺城市聯盟、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協辦方: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

    舉辦時間:2021·7·18

    13場邊會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舉辦

    來自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以及廣州、福州、南京、寧波、澳門等海絲聯盟城市代表共50余人在福州海峽會展中心線下參加了此次邊會。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各國委員會代表、海絲沿線國家代表、國內外海絲相關研究專家線上參加了會議。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在致辭中指出,海上絲綢之路正是人類不同文化互動和共存的見證與延續。近年來,中國在海上絲綢之路遺產的保護、研究、展示闡釋、國際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積極成果。中國將繼續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各海絲沿線國家的國際協商與合作,共同做好海絲的保護,開展主題研究,探討跨國聯合申遺策略,共同把全人類的寶貴歷史文化財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景峰回顧了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的“對話之路:絲綢之路整體研究”項目,以及以此為契機推動的絲綢之路申遺系列工作,鼓勵各國繼續在絲綢之路的框架下開展交流與合作。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主席特蕾莎﹒帕特里西奧表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需要制定一個時空框架,需要加強對話、尊重、理解,設置總體戰略,界定各個遺產點對突出普遍價值的貢獻和彼此之間的聯系,研究遺產點之間在變遷過程中的關系等。

    此外,多位國內外專家對海上絲綢之路保護與研究進行了發言,線上線下參會代表共同交流關于海絲遺產保護利用的思考。

    此次邊會的舉辦,在共同面對疫情的今天更是具有特殊意義,各國攜手,推動跨國系列遺產的聯合研究、保護,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內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海上絲綢之路的保護與研究不僅是中國的使命,也是海絲沿線國家共同的事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遺產框架體系下,中國將與各國通力合作,在國際多邊框架下開展聯合工作,推動海絲遺產的保護,構建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交流合作體系。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特黄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一,欧美日韩高清在线,日本一区视频在线
    <li id="6k2ua"></li>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在线播放|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 久久国产高清字幕中文| 99精品国产丝袜在线拍国语| 韩国电影中文字幕| 束缚强制gc震动调教视频|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手机在线观看视频你懂的| 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开嫩苞实拍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91精品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猛男性色生活| 国产精品一区12p|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青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a∨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欧美色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蜜桃成熟之蜜桃仙子| 最近中文字幕2018|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两只大乳奶充满奶汁| 色吊丝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 和搜子居的日子2中文版| av色综合网站|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