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總臺《古厝里的中國》首期聚焦三坊七巷
2022-01-18 10:30:43 來源:福州新聞網
游客參觀“林徽因——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遺產守護者”展覽。記者 吳暉 攝
福州新聞網1月15日訊 15日,福州人的微信朋友圈再次被三坊七巷刷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融媒體特別節目《古厝里的中國》當日播出,首期聚焦的便是三坊七巷。近3個小時的節目中,水榭戲臺、省非遺博覽苑、小黃樓、二梅書屋等代表性的古厝紛紛亮相,通過嘉賓訪談、實地探訪等,不僅向海內外觀眾展示三坊七巷歷史人文之美,還展示了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福州路徑”。
節目組首站來到水榭戲臺打卡。福建畫報社原社長、總編輯崔建楠展示了他在水榭戲臺修繕前拍攝的照片:戲臺左邊看樓被改建成水泥建筑,右邊假山已毀、雪洞被改成通道;戲臺正面二層觀戲的樓閣卷棚腐爛坍塌,由兩根柱子撐著;保存相對較好的主座建筑則被工廠占用。如今,經過修繕的水榭戲臺已被活化利用為福州地方戲曲的演藝場所,閩劇、評話、伬藝等在此常態化演出。今昔相比,看到水榭戲臺的“重生”,不少觀眾在評論區留言:“從水榭戲臺的修繕、活化利用,看到福州文化遺產保護的成果。”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從這里走出了一批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重要影響的歷史人物,如林則徐、沈葆楨、嚴復、林覺民、林徽因等等。位于三坊七巷的省級文保單位葉氏故居已被活化利用為省非遺博覽苑,當天,“林徽因——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遺產守護者”展覽在這里舉行。展覽分為故園福州坊巷中、壯懷激烈家國情、文化遺產守護神、一身詩意千尋瀑4個部分,以圖文、實物展出的形式,實物包括林徽因的漆皮箱、梁思成使用過的圓規等。其中有兩件展品是首次展出,包括梁啟超手書的《林宗孟蒙難記》,詳述林長民的殉國經歷,以及年幼的林徽因出水痘后,林長民為女兒祈福留下的一鼎香爐。不少觀眾在評論區留言:“之前只知道林徽因是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者之一,看了展覽才知道她對景泰藍工藝等文化遺產的保護搶救也作出巨大貢獻。為林徽因點贊!為福州點贊!”
在三坊七巷黃巷內的小黃樓,節目組不僅向人們展示了雀替、垂花等福州古厝精美的木構件,還向人們介紹了明清“空調”——雪洞。
茉莉花茶窨制技藝、壽山石雕技藝、軟木畫制作技藝……一系列國字號的非遺制作技藝展示在二梅書屋舉行,向人們展示了福州燦若繁星的非遺之美。軟木畫非遺制作技藝傳承人郭麗說:“我們不僅要保護傳承軟木畫制作技藝,還要發揚工匠精神,實現軟木畫的創新性發展。”
15日的節目里還展示了雞湯氽海蚌、荔枝肉、蟹肉炒白粿、肉燕等福州名菜,引得觀眾大呼:“福州真是有福之州!不僅人杰地靈,而且有得看、有得玩、有得吃!”
- 福州魚丸博物館已征集155件老物件(2022-01-18 10:30:03)
- 福州市推出十大名山徒步旅游線路(2022-01-18 10:29:21)
- 漫步“八一七” 探尋閩都文化底蘊(2022-01-18 10:28:45)
- 鼓樓區“福山福道福水福文化”新春系列活動在白馬河拉開序幕(2022-01-18 10:25:23)
- 2022世界福州十邑春節聯歡晚會福州錄制 將于除夕播出(2022-01-18 10: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