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激活文化基因!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發布“艦船”文創品
2022-09-29 15:21:05 來源:福建文化產業
“船政文化基因工程——‘艦船’文創發布暨船政近代海軍宴課題啟動儀式”
9月24日,在福州馬尾船政文化景區“船政衙門”舉行。活動由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主辦,首批船政艦船文創模型亮相,并將在國慶期間集中展出。
市民觀看船政模型。圖源:福建日報
“平遠號”“甲型一號”“福建艦”……這些著名船政艦船的文創模型,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現場還展示了一系列以福建城市命名的海軍艦船模型,突顯福建與海軍建設的深厚淵源。
“其中,‘福建艦’模型還是首次在福州亮相。根據授權資料,模型按1∶100比例制成,上面還停放著合金制艦載機模型,機翼可以折疊。”海軍史專家、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悅說,艦船文創主題活動已研制100多個品類艦船模型,每個品類均有多個比例模型實現量產。
“船政基因工程——船政近代海軍宴”課題同時啟動。
當天,該課題將依據船政和近代海軍歷史文獻中有關閩菜的史料,由閩菜大師團隊進行復原研制,恢復久已不為人知的閩菜菜品,并挖掘這些菜品、宴席背后的文化和歷史背景。
閩菜與船政有何淵源?
陳悅介紹,中國近代海軍發端于1866年在福州馬尾創建的福建船政。福州子弟是那個時代投身中國海軍事業的最大群體,遂有海軍史上曾經“無閩不成軍”的傳奇。清末以后,上至海軍總長、總司令、艦隊司令,下至一線的士官、水兵,多是福州、福建籍,或是畢業于船政學堂衍生、影響的各海軍學校、練營。
“隨著海軍駐防中國各地,作為那個時代‘海軍胃口’的閩菜就這般沿江出海,在中國很多地區的餐飲、零食中留下了閩味的蹤跡,在很多有關船政、海軍的史料中也留下了有關閩菜的記憶。”陳悅表示。當時,大量海軍軍人駐扎上海,閩菜館在當地興起,甚至影響了上海本幫的飲食口味。
但復原海軍宴,是一項挑戰。依靠史料中留下的“菜單”和相關資料進行菜品復原,專家和閩菜大師們還需充分結合當時的歷史情況進行研究、試驗,做好傳承,同時還要符合當下人的審美。
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員會主任劉江遠介紹,“船政文化基因工程”旨在打造最具權威性、最系統、最全面的船政“百科”,將對船政人物譜系、船政大事記、船政文物、船政史跡圖、船政非遺等五大類內容進行梳理、匯總。“艦船”文創是船政文化基因工程的特殊成果,將以學術研究成果為基礎,對船政文化進行普及宣傳和文旅轉化,使特色文創產品成為船政文化的亮麗名片。
- 《福見臺江·福文化》系列專題片媒體首發(2022-09-29 11:24:06)
- 由14支金曲組成的福州專屬專輯正式上線QQ音樂(2022-09-29 11:23:30)
- 鼓樓區掀起全民閱讀熱潮塑造城市文化魅力(2022-09-29 11:22:49)
- 第十七屆福州讀書月28日啟動(2022-09-29 11:22:00)
- 《星辰大海啟新程》MV上線(2022-09-29 1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