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鼓樓冶山春秋園“博物館之夜”等你來
2023-06-09 11:19:49 來源:福州新聞網(wǎng)
“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冶山作為福州城市中軸線的發(fā)源點(diǎn),承載了福州城市最初的紀(jì)年,在22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沉淀,見證了福州城市沿革和朝代興替,是閩都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本次活動由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啟動儀式和“福寄冶山”博物館之夜主題晚會兩部分組成,向公眾充分展示福州城市文化中軸線的源頭文物資源和深厚文化底蘊(yùn),讓博物館賦能老百姓美好生活。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形式多樣的節(jié)目合二為一,使博物館之夜活動精彩紛呈。
5.18 博物館日
為了向公眾充分展示福州城市文化中軸線的源頭文物資源和深厚文化底蘊(yùn),福州市鼓樓區(qū)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將于5月17日和5月18日晚上20:00在冶山春秋園喜雨軒舉辦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啟動儀式和“福寄冶山”博物館之夜主題晚會。
活動時(shí)間
2023年5月17日、5月18日,20:00—21:10
活動地點(diǎn)
冶山春秋園喜雨軒
壹
閩都之根
《歐冶池》
宋黃裳
人隨夢電幾回見,
劍逐云雷何處尋?
惟有越山池尚在,
夜來明月古猶今。
活動開場將使用特殊工藝制作一把劍,以“淬火鑄劍”命名,運(yùn)用冶山春秋園喜雨軒、歐冶池場景,采用聲、光、電和無人機(jī)等技術(shù),使劍在喜雨軒升起后,飛蕩過歐冶池面,激起粼粼微波后,再次飛升,以獨(dú)特的方式全面啟動本次活動。
貳
承啟冶山
接下來的博物館之夜主題晚會將由不同朝代服裝走秀、詩詞朗誦、文物講解和精彩紛呈的歌舞節(jié)目組成。表演者分別身穿漢、唐、宋、明以及現(xiàn)代服裝,手捧不同年代的文物,進(jìn)行走秀。
朗誦者朗誦有代表性的古詩詞,依場景融合表演。同時(shí)主持人解說由冶山延伸的福州城發(fā)展歷史。舞者身著漢唐服裝,裙擺飄逸、袖舞紛飛,用形體語言將漢唐時(shí)期的文化與歷史再現(xiàn),構(gòu)成了多姿多彩的歷史畫面。隨后通過《綠水青山》四人小組唱的形式,為觀眾展現(xiàn)一幅幅福州城綠水青山的壯美畫卷,展現(xiàn)閩都文化的不朽魅力。
叁
為“世界博物館日”而作
在活動的最后,鼓樓區(qū)文體旅局專門為“世界博物館日”創(chuàng)作了歌曲《冶山賦》,反映閩都文化的獨(dú)特文化風(fēng)貌,冶山的發(fā)展歷史,展示福州城市發(fā)展的脈絡(luò),為晚會畫上圓滿的句號。
《冶山賦》
——為“世界博物館日”而作
陳章漢、賀衛(wèi)、林聲哲、陳騁 作詞
陳華君 作曲
吟誦:
千年一回眸,天地人和;
千年再回眸,有福之州!
知福造福享福惜福祈福啊!
——有福之州,五福臨門!
冶山之敬,俯仰春秋;
冶山之靜,相約儒風(fēng);
冶山之凈,清享天地;
冶山之近,撫我心襟。
山在城中,城在山中;
鼓樓雄起,冶城新生。
潮平兩岸闊,九州一脈;
海近千帆揚(yáng),福源同春。
冶山啊泉山,古來多福祉。
六建六拓城,五度為榕都。
泉山啊冶山,古來多福祉。
閩越文明地,文化潤閩都。
彰顯閩都文化中心區(qū)的文化自信,以傳承、開放、兼容的態(tài)度攜手千年文化,奔涌美好未來。
“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主題活動精彩紛呈,有興趣的朋友請時(shí)刻關(guān)注我們。
- 第六屆21世紀(jì)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暨第二十五屆海峽兩岸經(jīng)貿(mào)交易會開幕(2023-06-09 11:18:10)
- 18日晚,共赴“有福之州 博物館之夜”(2023-06-09 11:17:09)
- “茶和天下 共享非遺”主題活動主會場活動將在福州舉辦(2023-06-09 11:16:42)
- 國際博物館日|新店古城遺址公園 靜待奇妙發(fā)生(2023-06-09 11:16:04)
- 藏不住了! 臺江區(qū)義洲“福見夜市”火了(2023-06-09 11: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