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國內頂級榮譽!壽山石雕驚艷全國大會!
2023-08-01 09:45:09 來源:福州新聞網
驚艷全場!晉安國家級非遺項目壽山石雕載譽“歸來”。
日前,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在南京舉行。承載千年閩都文化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山石雕驚艷全場,獻上了一場壽山石文化藝術盛宴,受到了來自全國工藝美術業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參評的壽山石雕大師們載譽而歸,榮獲代表當今中國工藝美術界最高藝術水平和頂級權威榮譽的“百花獎”“百鶴杯”“百花杯”總計26項,其中“百花獎”金獎5項,占全國百花獎金獎總數23.8%。
一起來欣賞“百花獎”金獎作品
龍騰盛世 作者:楊明
作品《龍騰盛世》表現的是福州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鬧元宵的場景,繁華的街景、飛旋的金龍、熱鬧的舞獅、近百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將盛世中華的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作者將150多個壽山石品種中一種普通的石材,通過石材的巧色和精湛的藝術表現,雕刻精美絕倫。
惠女風情 作者:林國仲(左一刀)
作品因材施藝,因色取巧,恰到好處地運用了材料的色彩和造型,刻畫了兩位惠安女姊妹勞作之余在一起寒暄的畫面,人物動作生動,有著很強的畫面感和形體語言,使作品更具動感和審美情趣。姐妹情深自有緣,相依相伴賦詩篇。輕香四溢誰堪賞,夢在心中盡秀娟。
獨釣寒江雪 作者:鄭世斌
作品取材天然石材,刻畫了唐詩人柳宗元《江雪》的詩意:“獨釣寒江雪。”原石色彩對比鮮明,作者取白色雕琢獨釣老翁、蒼勁枯枝、厚重白雪,畫面中蓑衣、斗笠及竹葉刻畫細膩,白色不僅暗示雪意,也增強了畫面清涼的意境,與垂釣者自得清娛的高逸品格相應。
光照鄉村 作者:何馬
作品因材施藝,在極薄的表皮上刻畫豐富的層次,以鄉村振興為主題,通過深褐色的石皮刻畫出村口門坊、樹、房子及其投影,曲直平衡、主次得當、光影斑斕,在金黃的底 色襯托下,呈現出一幅鄉村清晨迎來陽光的畫面。
太平有象 作者:陳智楠
太平有象,象又指萬象,作品展現壽山石的雕刻技藝在材質上不同的表現手法,以人物、動物、瓜果、花卉等題材作為主題,刻畫太平盛世百花齊放盛景,寓意國家安定繁榮。
新聞多看點
近年來,晉安區高度重視以壽山石雕刻技藝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截至目前,壽山石雕界已涌現22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45位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有3 名國家級、24 名省級、26名市級非遺傳承人。
同時,晉安區持續擦亮壽山石“國石”文化品牌,積極舉辦壽山石雕精品展覽,組織拍攝壽山石紀錄片,開設新媒體線上宣傳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下培訓體驗活動,以及“非遺進社區”“非遺進校園”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圍繞壽山石文化景區打造“國石瑰寶”文旅品牌,加快推進壽山國石小鎮建設,讓璀璨非遺文化綻放時代光彩,助力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
壽山石雕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其獨特的“因材施藝、因色取巧”風格而馳名中外,其技法豐富多樣、精湛圓熟,又在發展過程中廣納博采,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與藝術精華,吸收西方藝術之長,形成了東門派、西門派、學院派等三大特色鮮明的藝術流派,并呈相互融合發展之勢。壽山石雕作品題材廣泛,有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品類,具有“上伴帝王將相,中及文人雅士,下親庶民百姓”的藝術魅力。
晉安區正是壽山石雕藝術的發源地,是中國壽山石民間藝術之鄉,擁有“石產壽山、藝出鼓山”之美譽。
- 福建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啟動(2023-08-01 09:44:42)
- 《長江萬里圖》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2023-08-01 09:44:08)
- 福州市圖書館舉辦茶文化主題展 為期20天免費開放(2023-08-01 09:43:36)
- “90后”雕刻家陳智楠的藝術人生:方寸之間演繹刀尖技法(2023-08-01 09:42:59)
- 首屆海峽兩岸布袋木偶藝術節開幕 “指掌技藝”閩臺共舞(2023-08-01 09: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