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馬鼻舉辦荔枝文化節
2023-08-01 11:26:08 來源:福州新聞網
當千年古寺遇到“荔枝王”,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14日上午,2023年連江縣馬鼻鎮東灣村首屆荔枝文化節,在報國寺舉行。
東灣村荔枝文化節吸引了不少人。
馬鼻荔枝口味獨特
當天上午,伴隨著陣陣荔枝清香,典儀官向游客們介紹了東灣村荔枝種植歷史,并邀請嘉賓前往古荔枝樹下進行采摘剪彩儀式,開啟了集文化、美食、美景于一體的荔枝文化節。
唱古謠、踢蹴鞠……在百年荔枝林下,游客們盡情品味著“荔枝王”果實的厚重口感和香氣,領略當地的荔枝文化。
據了解,東灣村荔枝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的宋朝。目前,村內共種植近3000棵荔枝樹,其中樹齡逾百年的達300余棵,村內的千年古剎報國寺更是被一片荔枝林所包圍,寺門外的兩棵“荔枝王”已有400多年歷史。
據連江文史專家張振英介紹,歷史上,馬鼻一帶種植荔枝樹數萬棵,現存的百年荔枝林有三處:一是以報國寺為中心的東灣后山荔枝坪;二是以十八曲嶺為中心的赤石后山荔枝坪;三是資圣寺東側的浮曦后山荔枝坪。
為何馬鼻多種荔枝呢?“臨近羅源灣的馬鼻雨量充足,夏天被陽光暴曬的海面,蒸發出來的水汽,帶著咸味,被東南風吹上岸,在雨水、霧氣的共同滋潤下,加上當地土壤肥力的作用,使得荔枝長得顆粒飽滿、汁液豐富,口味十分獨特。長期以來,冬產蜜橘、夏產荔枝,是馬鼻聞名的兩大水果品牌。”張振英說。
報國寺藏紅色基因
東灣村荔枝別樣“紅”,還得益于報國寺以及當地的紅色基因。
當地流傳著這樣的兒歌:“蟬叫夏,荔枝紅……報國寺,特別紅,酸酸甜甜味長長,紅紅荔枝銜在嘴,先嘗荔枝再做人。”
據記載,報國寺始建于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古色古香,氣勢恢宏。報國寺的荔枝林中,有兩棵最大的荔枝樹,于明代修繕寺院時所種,人稱其為“荔枝王”。
令人稱奇的是,“荔枝王”立于報國寺的門口,一左一右,一棵粗壯魁梧,另一棵卻修長苗條。在過去,每到夏天荔枝紅時,不少人慕名來此品嘗,并向荔枝樹許下長壽、健康、恩愛等美好愿望。
值得一提的是,報國寺還是中共連江特支秘密擴大會議舊址,已成為一處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據記載,1932年5月,中共連江特支秘密擴大會議在報國寺召開。同年8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在報國寺召開市、縣委聯席會議,宣布在中共連江特支基礎上組建中共連江縣委,楊而菖為縣委書記。后來,楊而菖在解放馬鼻的戰斗中英勇犧牲,年僅21歲,被譽為“紅色楊家將”。
- “中國現代女性文學雙子星”冰心、丁玲聯展福州啟幕(2023-08-01 11:22:58)
- 全國文化遺產旅游百強案例發布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上榜(2023-08-01 11:19:59)
- 啊!鼓嶺(2023-08-01 11:19:01)
- 閩江之心文化產業園開始運營(2023-08-01 11:16:26)
- 福州設立首批11家華僑文化交流基地(2023-08-01 1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