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著名詩人蒲風的基因 黃安榕:閑不下來的閩都文化人
2023-08-01 11:30:32 來源:福州新聞網
上周,著名詩人、革命烈士蒲風(黃日華)生前日記、遺著及研究資料捐贈儀式在福州舉行,蒲風女兒、83歲的黃安榕率家人將263件收藏多年的物件捐贈給廣東文學館。黃安榕是閩都文化名人,曾擔任過福州市文聯常務副主席和福州市作家協會主席。
每月一期的《烏山簡訊》,黃安榕和伙伴們已編了22年。
“國家讓我這孤兒健康成長”
蒲風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新詩運動發起人之一,1935年出版長篇敘事詩《六月流火》,1940年前往安徽新四軍軍部從事文藝宣傳工作,創作了大量抗日救亡的愛國詩篇。
“國家讓我這孤兒健康成長”,黃安榕1歲多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帶著她回到福州外婆家,12歲那年母親又因白血病去世,她成了孤兒。1957年,《蒲風詩選》出版,黃安榕看到該書后給出版社寫了封信,很快蒲風生前好友、著名詩人臧克家、王亞平等人通過出版社聯系上她,鼓勵她要堅強地活著。福州民政部門得知她是烈士后代,給予她生活上的一定照顧。
1962年,黃安榕進入福建藝術學校編劇班學習,畢業后進入紅旗閩劇團,后調到福州皮革廠當廣播員。1978年,福州恢復組建市文化局,她從工廠轉到機關工作,1989年調到市文聯擔任專職副主席,直至2001年退休。
退休后騎著“寶馬”發揮余熱
黃安榕告訴記者:“退休前,我雖寫過些散文、報告文學和隨筆,但更多心血是花在選拔文藝苗子、組織青年演員比賽、率省市作家采風、為閩都名人整理資料等。退休后,我才開始真正屬于自己的創作,完成了57萬字《蒲風傳》、22萬字《血脈——禾坪大賢黃峭傳》等傳記文學。”
熟悉黃安榕的人都知道,她是個閑不住的人,退休當日即購買了電動車,喜歡騎著“寶馬”穿梭在坊巷,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退休后,她被聘為福州職工老年大學民俗班的專職講師,傳播閩都文化10多年;她是市政協文史研究員和10多個民間文化組織的顧問,參與王審知、嚴復等文化名人的研究、宣傳;她是福州許多作家的“知心大姐”;她住在烏山社區,退休后擔任了22年《烏山簡訊》編輯,至今還在堅持……
80歲獲全國“五好家庭”稱號
少年黃安榕對家的概念是模糊的。為了找尋對父親的記憶,她先后前往梅縣、廣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拜訪父親生前戰友,到圖書館借閱抄錄舊書刊有關內容及搜集父親遺作。
1964年,她在給文學愛好者陳松溪修改《喜報傳來之后》劇本時,兩人因愛結為夫妻。陳松溪也是位作家,讀書是這個家庭最好的家風,家有上萬冊藏書。
在父母影響下,女兒陳泳紅、外孫女許涵華都成了作家;兒子黃建焜先后捐款60萬元在福州一中設立“鳴陽獎學金”,在蒲風執教過的福州二中設立“蒲風文學獎”,還發起成立福州“愛心之舟”濟困公益服務中心,致力于資助白血病患兒家庭。
黃安榕80歲那年,黃安榕、陳松溪家庭獲得全國“五好家庭”稱號,在這之前這個家庭還獲得“福建省最美家庭”稱號。
- 連江馬鼻舉辦荔枝文化節(2023-08-01 11:26:08)
- “中國現代女性文學雙子星”冰心、丁玲聯展福州啟幕(2023-08-01 11:22:58)
- 全國文化遺產旅游百強案例發布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上榜(2023-08-01 11:19:59)
- 啊!鼓嶺(2023-08-01 11:19:01)
- 閩江之心文化產業園開始運營(2023-08-01 11: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