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巷兩處古厝:鮮活的紅色記憶
2024-05-20 16:40:38 來源:福州新聞網
活化利用為黨史教育基地
安民巷兩處古厝:鮮活的紅色記憶
市民在中共福州市委舊址內游覽。
有人說,穿行于福州的三坊七巷,每個轉角都能遇見一段歷史。若歷史有顏色,安民巷無疑是其中鮮艷奪目的一抹紅。這條巷子里有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舊址和中共福州市委舊址兩處重要的革命文物。如今,這兩處古厝都被活化利用為黨史教育基地,通過多維度的展陳讓大家銘記住這段珍貴的歷史。
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
展示福建長征風采
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舊址位于安民巷53號。這處建筑始建于清代,坐南朝北,前為平墻,門后為傳統大石框雙開板門。廊下為庭院天井,左右為披榭。主座廳堂面闊三間,進深五柱,穿斗式構架,雙坡頂,兩側鞍式山墻。構架與墻之間通道稱“墻弄”。廳堂之后有石鋪小天井。1991年,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舊址被列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當年10月,中國共產黨經與國民黨談判達成協議,將南方8個省10多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為了便于福建的統戰工作,1938年2月,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正式成立。1939年5月,因福州沿海局勢緊張,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轉移到南平,改稱“新四軍駐南平辦事處”。至此,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開展工作歷時一年零四個月,為推動福建地區的抗日救亡運動作出重要貢獻。
現今,步入這處古厝,專題展覽《革命理想高于天——長征中的福建子弟兵》映入眼簾。200余幅歷史圖片將紅軍長征中福建子弟兵的戰斗歷程生動地再現于大家眼前,用長征精神不斷鼓舞和激勵著每一個走進這處古厝的人。
中共福州市委舊址:
回顧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
安民巷立本弄3號古厝是中共福州市委舊址所在地。1926年4月,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共福州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這是最早的中共福州地方組織,直屬中共中央領導。中共福州地委成立后,由其領導的工農學婦運動蓬勃發展,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跡。
2015年8月,中共福州市委決定對該舊址進行修復、保護,于次年建成中共福州市委舊址紀念館對外展出。2020年11月,中共福州市委對舊址進行提升改造,在此舉辦中共福州市委(地委)革命歷史陳列,對外免費開放。
該展陳在保留原民居特色的基礎上,將紅色基因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營造出革命歷史陳列與三坊七巷整體環境相得益彰的文化氛圍。開展以來,迎接了許多前來學習參觀的黨員,大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進行“四個一”環節的學習:體驗一次別開生面的參觀學習;回顧一段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聆聽一堂生動精彩的專題黨課;重溫一次刻骨銘心的錚錚誓言。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展陳提升中,中共福州地委書記徐琛和地委婦女委員余哲貞“刑場上的婚禮”這段歷史事跡被挖掘展現出來,讓觀展者深受感動和鼓舞。
近年來,福州名城保護開發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中共福州市委舊址兩處黨史學習教育參觀點,依托街區紅色資源,結合三坊七巷歷史人物勤廉館、嚴復故居、林覺民·冰心故居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革命遺址和名人故居,不僅將具有黨史故事和紅色人物的參觀點提煉進精品教學課程體系,還推出名城少年紅色主題研學等產品,面向廣大青少年實施“紅苗計劃”,不僅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紅色宣講員,同時打造了獨具名城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課”黨建品牌。
- 市大數據委領導接聽12345熱線 第七屆數字峰會正在籌備(2024-05-20 16:31:55)
- 閩清兩處古厝入選活化利用優秀案例(2024-05-20 16:21:53)
- 石厝“火起來”,生態“美起來”,這里碧海藍天活力滿滿……(2024-05-20 16:21:32)
- 老宅可觀可用,文化可觸可感,這里創新“文物+”思維有一套(2024-05-20 16:20:37)
- 福州市優秀!永泰莊寨上榜(2024-05-20 16: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