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中學生專場開營 深度探訪紅廟嶺
2024-07-24 11:10:43 來源:福州新聞網
學生們在紅廟嶺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展示館合影。
生活垃圾歷經前端分類投放、中端分類收運后,在后端如何處置利用?紅廟嶺如何蝶變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3日,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中學生專場開營——來自福州十六中初一(14)班的20名學子加入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深度探訪紅廟嶺。
學生們好奇地看著用可回收物做成的燈。
一探:
垃圾“變廢為寶”之旅
家家戶戶每天產生許多生活垃圾,這些垃圾都去哪了,如何處置?在紅廟嶺,小營員們帶著好奇,探尋著答案。
在廚余垃圾處理廠,每天約有500噸廚余垃圾被運到這里?!皬N余垃圾經預處理系統破碎分離,最大程度分離出有機物,去除雜質和不可降解物質。之后再采用干式厭氧發酵技術處置?!敝v解員劉安琪介紹。
在分類互動環節,針對“垃圾四分”小游戲,劉安琪還向小營員們普及了一些垃圾分類知識。
廚余垃圾處理項目中控室數字大屏上,各部位工作實況、所有實時監控數據盡收眼底。小營員們一邊認真聽講,一邊做筆記,還不時提問。
“太神奇了!1噸廚余垃圾經過處理,產生五六十立方米沼氣,可發電至少2.2千瓦時,實現變廢為寶!”小營員陳旭逸感嘆。
隨后,在講解員駱明麗的帶領下,小營員們還參觀了紅廟嶺園區垃圾處理的“托底工程”——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置項目基地。在垃圾吊控制室,隔著整面立式透明玻璃,巨型機械吊爪抓起20多米深坑中8噸重的垃圾,場面十分震撼。
“快看!抓起來了!”“竟然一下能抓8噸!太厲害了!”現場充滿著小營員們的驚嘆聲。
小營員們了解到,進入園區的生活垃圾,經過能量循環和轉換,可以變廢為寶,產出電、綠化基肥、生物柴油、環保透水磚等,讓資源化利用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學生們從監控視頻中觀看垃圾處理過程。
二探:
紅廟嶺華麗“蝶變”
出發前往紅廟嶺的路上,一些小營員心存疑惑:“我們去的紅廟嶺不是‘垃圾山’嗎?會不會很臭?。俊?/p>
到了現場,他們都驚呆了:如今的紅廟嶺鳥語花香,就像一個郊野公園,還有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
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福州市就開始探索系統性解決城市垃圾處理問題,規劃建設了當時全國最大、投資最多、工藝最先進、理念最現代的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在規劃選址時,以超前眼光,預留了充足的可拓展用地,為后期大規模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紅廟嶺宣教中心主任彭時蒸介紹,近年來紅廟嶺陸續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協同處置、餐廚、廚余、危廢、大件(園林)、飛灰、爐渣、滲濾液等垃圾分類資源化處理項目,打造了門類齊全、設施完善、工藝先進、環境優美的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
小營員們還了解到,通過構建“三個循環”,紅廟嶺實現全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分類處置,年發電約7.8億千瓦時,折合節約標準煤約31.6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7.6萬噸。
學生們參觀紅廟嶺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展示館。
三探:
生態文明福州實踐
蓮花峰下,紅廟嶺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展示館以“蓮”為建筑意象,在陽光下十分耀眼。
該館由福州日報社策展,展示了建設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的生動故事,以及紅廟嶺蝶變的過程;展示了福州市委、市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干,建設山清水秀城美的生態之城,努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的創新探索;通過3D投影、人機互動等方式介紹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知識,增強全民環保意識。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做好垃圾分類,守護美好生活”……在展示館“我‘垃分’我幸?!眳^域,小營員們寫下自己的承諾。
“你辛苦了,你臟了自己、臭了自己,卻把美麗和芬芳留給了大家”“真不愧是郊野公園??!太美了”“我們一定會守護好這來之不易的生態環境,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小營員們在“我和紅廟嶺有話說”互動屏中寫下這樣的句子。
該展館的建成,為積極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講好福州市垃圾分類及資源化處理故事、全國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建設提供“福州智慧”;也為“建設新福建”點亮了“福州生態文明篇”。
市城管委有關人士介紹,如今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已成為福州市“3820”戰略工程生態文明建設板塊重要的一環,獲2023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入選第八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中國環境衛生行業低碳(零碳)環境產業園區試點單位、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福州市實踐點 (首批實踐點)等。
最佳寫手與林麗欽合影。
四學:
用心感受用情寫作
在紅廟嶺,垃圾處理廠如何運作?你看到了哪些環保手段和措施?參觀中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或驚訝的地方……3日下午,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特邀福州延安中學語文教師、2023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獲得者林麗欽,為小營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寫作指導課。
林麗欽首先簡單梳理了當天上午的研學參觀內容,引導小營員們找到自己最有感觸的寫作點,幫大家厘清寫作思路和方向。然后,她又指導小營員們草擬“結構與技巧”,即構建作文大綱、運用生動語言描述等,還給出了幾條寫作“小貼士”和寫作示范,告訴小營員們要用心感受、用情寫作。
“成片的綠林挺拔而起,包圍了場地,空氣中沒有半分腐臭味,時不時一絲清風拂面。這顛覆了我對垃圾站的印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紅廟嶺之旅,教給我許多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開始,保護我們的藍色星球、我們的生存家園?!?/p>
“紅廟嶺不僅是福州的垃圾處理站,更是智慧的結晶。福州人民團結一心,共創美好未來?!?/p>
看著一篇篇佳作,家長鄭女士感嘆道:“我覺得孩子們參加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的活動非常有意義。他們不僅能了解更多垃圾分類知識,還能現場看到垃圾分類處置、資源化利用的情況,親身感受生態文明的力量。一天下來,孩子們不僅增長了見識,還鍛煉了寫作能力,可謂收獲滿滿!”
- 林則徐紀念館展出賀蘭山巖畫(2024-07-24 11:09:09)
- 福州市的部分省十四屆人大代表開展小組活動(2024-07-24 11:08:10)
- “與書同行·閱享品質生活”讀書分享活動舉行(2024-07-24 10:41:30)
- 文化中國行|探訪中共福州市委舊址(2024-07-24 10:40:47)
- 不止“愛心樹”,福州三坊七巷還有這些打卡點!(2024-07-24 10: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