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繪就2025年發展新藍圖
2025-01-14 13:45:49 來源:福州新聞網
侯閩繪就2025年發展新藍圖
加快融入主城區,全方位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閩侯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記者從會上獲悉,2024年,閩侯縣躋身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第11位、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第43位,青口汽車工業園區排名全國省級開發區發展潛力百強第20位,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2025年,閩侯縣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快融入主城區建設新閩侯,全方位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新福建建設、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中,奮勇爭先、多作貢獻。
閩侯縣城新貌。
經濟:
產業更優、結構更好、實力更強
把好“兩車”方向盤。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堅持以“兩車”為牽引,培育壯大制造業集群,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著力龍頭培育,以“鏈長制”為抓手,全力服務奔馳、東南“兩車”發展壯大。依托“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力爭汽車產業規上產值突破千億大關。著力延鏈補鏈,支持現有零部件企業進入“兩車”供應鏈網絡,引進汽配項目15個以上。
聚焦“一區多園”,建好青口汽車工業園區等產業園區。青口汽車工業園區重點推進園區標準化及共享區建設,提速東臺、蘭圃、卜洲、七里、南通等汽配產業園開發建設,做大做強汽車產業集群。
做好“競逐閩侯藍、低空經濟+”文章。謀劃建設低空經濟產業園,提升完善竹岐機場等低空產業基礎設施,加快搭建無人機場景供需服務平臺。強化低空飛行活動監管,合理、合法、合規開展低空飛行活動。
教育:
更有活力、更具動力、更加給力
建設教育強縣。強化與駐地高校的合作共建,清單式推進校地融合項目,積極開展聯合辦學、聯合辦醫、業務培訓等工作,加快實施醫科大附屬中學等項目,促進高校師生把更多課題定在閩侯、把更多論文寫在閩侯、把更多成果落在閩侯。全力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加快實施閩侯一中擴建等23個教育項目,建成首邑實驗學校等一批項目,新增學位7170個以上。
打造科教產研城融合創新高地。充分發揮大學城創新圈、高新區產業圈、侯官文化圈“三圈融合”優勢,著力打造東南沿海科技創新策源地、成果轉化首選地、高新產業聚集地。用好大學城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落地轉化項目30個以上。建強用好高能級科創平臺,加快搭建東方電氣(福建)研究院、奇瑞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新增“雙創”載體2個以上。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申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00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家以上。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開辟人工智能、區塊鏈、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領域新賽道,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
民生:
百姓更富、保障更實、民心更暖
建設溫暖閩侯。著力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97個。加快推進“保交樓”工作,力保項目按期建成交付。完成荊溪荊山花園、祥謙春江花園等5個安商房(安置房)項目,回遷15.97萬平方米以上。加大房票安置力度,讓更多群眾根據自身意愿選擇優質房源,實現快速回遷、馬上入住、安享新居。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新增城鎮就業1.7萬人以上。
建設健康閩侯。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縣總醫院和縣人民醫院集團化辦醫,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快建設縣疾控中心等5個醫療衛生項目。加強與省市屬醫院、駐地高校合作辦醫,引進名醫工作室10個以上。落實生育支持政策,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實現社區托育點(親子小屋)鄉鎮(街道)全覆蓋。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提供養老服務,力爭鄉鎮(街道)養老機構全覆蓋,打響“有一種幸福叫‘在閩侯養老’”品牌。
文化:
文明有序、文化繁榮、文旅興盛
講好“家住閩江邊”文化故事。全方位、全鏈條、全流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提速曇石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創建工作,建設“千年侯官”文旅先行示范區,提煉提升七里文化內涵,擦亮曇石山文化、侯官文化、七里文化金字招牌。
打響“這么近、那么美”文旅品牌。加快推進五虎山、龍祥島、十八重溪、三疊井、雪峰山城等重點文旅區域建設(提升)項目,大力發展民宿露營、研學體驗等多元文旅業態,不斷提高全域旅游知名度。緊扣旅游業服務美好生活目標,推動文旅與汽車工業、演藝影視、文博國潮等融合,培育壯大新興文創文旅產業。實施全民健身工程,辦好五虎山越野賽、旗山湖龍舟賽等賽事活動,新增健身路徑30條以上,培育發展賽事經濟、健身經濟。
- 閩菜推薦示范餐廳名單出爐(2025-01-14 13:42:01)
- 第二十三屆“兩馬同春鬧元宵”將在福州舉辦 展期53天史上最長(2025-01-14 13:36:00)
- 兩岸傳統文化交流活動在榕開展(2025-01-14 13:33:08)
- 新華社關注:福州五一廣場舉行元旦升旗儀式(2025-01-14 13:32:20)
- 迎新年廣場文化活動舉行 愛心聯歡 祝福福州晚報43周歲生日(2025-01-14 13: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