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鳳凰集”趕圩文化活動在羅源舉行
2025-02-08 21:25:53 來源:福州新聞網(wǎng)
首屆“鳳凰集”趕圩文化活動在羅源舉行
演出精彩紛呈 市集年貨豐富
游客體驗羅源畬族傳統(tǒng)服飾鳳凰裝。
“歸心切,歸心切,相思夢千疊……”21日上午,羅源縣鳳山鎮(zhèn)溪尾街的百姓大舞臺響起福州伬藝《秦樓月·春回坊巷》的悠揚唱詞。伴隨著悅耳的歌聲和臺下熙熙攘攘的人流,2025年福州市“優(yōu)質(zhì)文藝資源直達基層”新春文藝惠民活動暨羅源縣首屆“鳳凰集”趕圩文化活動,在溪尾街及鳳蝶廣場熱鬧舉行。
臺上演出精彩紛呈,臺下則匯聚了來自羅源各地的美食和年貨商品,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前來,共同感受濃厚的節(jié)日氛圍。
鳳蝶廣場設(shè)有20多個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攤位,展示著羅源各鄉(xiāng)鎮(zhèn)的“一鎮(zhèn)一品”,包括中房的黃金奇異果、碧里的下廩羊、蘇區(qū)村的高山冬蜜、霍口的紅心臍橙、西蘭鄉(xiāng)的紫米等。各個攤位前人頭攢動,市民和游客紛紛駐足選購。
溪尾街上,各種傳統(tǒng)小吃攤位前也是人滿為患。傳統(tǒng)年糕、地瓜餃、手工麻糍、芋頭丸、烏米飯等美食讓人垂涎欲滴。中房坂墩禮餅店的老板游同振告訴記者:“生意太好了,我準備的3000個咸餅和300多個禮餅一早上就賣完了。”
除了美食,溪尾街上還有非遺傳統(tǒng)文化項目展示。省級非遺項目畬族苧布織染縫紉技藝傳承人雷妹金和女兒蘭愛玉現(xiàn)場紡織苧布,介紹織染過程;市級非遺項目畬族服飾制作技藝傳承人蘭銀才和羅源縣級非遺項目畬族銀飾傳統(tǒng)手工制作技藝傳承人黃良愉,也展示了傳統(tǒng)畬族服飾及手工銀飾的制作過程。
“哥哥姐姐們,來看一看我們做的非遺剪紙畫。”在溪尾街牌坊不遠處,來自羅源第二實驗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們正在展示羅源非遺剪紙。“這些都是我們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制作的剪紙,售賣的收入會用于公益項目,比如為留守兒童贈送圖書等。”該幼兒園副園長陳艷影介紹。
溪尾街上,歡快的畬族竹竿舞表演也吸引眾人圍觀,不時有圍觀者拿起手機拍照。身著畬族傳統(tǒng)服飾的游客申露寧告訴記者:“身著鳳凰裝在溪尾街拍照打卡特別有氛圍感,而且還有這么多吃的逛的,非常開心。”
羅源縣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以集市為載體,展示了羅源本土特色和民族特色手工藝品、農(nóng)產(chǎn)品等,旨在吸引游客體驗民族風情,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同時豐富人民群眾春節(jié)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將走進閩菜文化博物館(2025-02-08 21:24:55)
- 閩侯侯官文化季暨新春文化旅游月啟動(2025-02-08 21:24:06)
- 圖解|福州作出最新決定!原因公布(2025-02-08 21:21:11)
- 《走遍中國》新年有心意,《福地送福》五福迎新春!(2025-02-08 20:52:58)
- 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周四品讀晉安茶文化(2025-02-08 20: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