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熱衷“窮游”世界 經濟實惠卻同樣精彩
2025-04-08 17:28:35 來源:福州新聞網
游客在上下杭拍照打卡。記者 池遠 攝
近年來,“窮游”逐漸成為年輕人熱衷的旅行方式。在社交媒體上有大量的“窮游攻略”,從如何購買廉價機票,到如何規劃住宿、節省餐飲開支,再到如何避開高額門票、利用各類旅行折扣,年輕人們把有限的預算發揮到極致。
在傳統觀念里,旅行往往被認為是奢侈消費的一部分,是需要攢足預算才能進行的一項活動。但近年來,年輕人獲取低成本旅行的渠道越來越多,旅行也不再局限于昂貴的機票和高檔酒店,轉向了更經濟實惠但同樣精彩的方式。
“淡季錯峰出行可以‘撿漏’,買到低價機票和特價火車票;住宿可以選便宜的青旅,或者通過義工換宿的方式免費獲得;吃飯可以找當地人打聽一下本地市場和街頭小吃攤,也許會更有本地風味……”來自廣州的旅行愛好者彥彥向記者分享了她的窮游經驗。
近期,彥彥發起了1萬元預算走遍30個城市的挑戰,福州是她的第四站。在三天兩晚內,她游覽了三坊七巷、煙臺山公園、青年廣場等多個地方,僅花費312元。“雖然花得不多,但吃得好、玩得好。”她告訴記者,比起“花錢買享受”,她更注重消費的必要性和性價比。她非常喜歡煙臺山和青年廣場,又出片又好逛,生活氣息濃郁,福州的小吃也物美價廉。
福州大學生宋潔則更喜歡“跟著特價機票走”。“我的時間相對上班族而言更加寬裕,所以旅行也更加隨性,不會一開始就規劃好要去哪里,而是哪里機票便宜就去哪里。”宋潔告訴記者,這種“開盲盒”式的探索,讓旅行充滿了驚喜。
和彥彥、宋潔想法相似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他們的目標不僅是省錢,還是以更合理的方式深入世界、體驗文化、擴展視野。青旅老板老楊的賬本里記錄了許多這樣的年輕人。“很多年輕人在一趟旅行中省吃儉用,卻愿意花錢去參加一場獨特的文化活動,比如看一出閩劇。”
隨著遠程辦公和自由職業的興起,更長期、更深度的“旅居”模式成為年輕人的目標,在降低旅行成本的同時,也能更深入地融入當地文化,擁有更好的旅行體驗。
在長沙獨立攝影師大發看來,旅行的意義不在于去過多少地方,而是在一個地方停留多久,感受多深。她告訴記者,去年9月,她來到福州,選擇在這里旅居3個月。在這期間,她提著相機穿梭在坊巷、園林之間,與當地人交流、接觸,體驗福州的生活節奏和歷史文化。“福州人很友善,福州的取景地很多、文化氛圍也很濃厚。”大發說,同時,通過旅居約拍,她不僅賺到了此次旅游的經費,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拍攝風格,為后期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凌晨3點搶到去北京的特價火車票,和民宿老板聊天換來的免費升級房型,在平潭島和朋友騎著小電動吹著風唱著歌,在昆明老街幫爺爺奶奶拍合照。”大學生小宇分享了他難忘的旅行經歷,對他而言,窮游不是消費降級,而是在有限的預算內創造更豐富的旅行體驗,“我不想要導游旗和標準游客照,更想把人生變成可以隨時存檔讀檔的開放世界,擁有無限的可能性。這種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對自由的追求,正是窮游最動人的意義所在。”
記者手記
“窮游”這個詞似乎從誕生以來,就帶著某種刻板印象:預算有限的年輕人,通過節省住宿、壓縮飲食開支、長時間搭乘公共交通等方式,盡可能降低旅行成本。
但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這些窮游的年輕人不一定是負擔不起旅行費用的人。窮游于他們而言,并非消費降級,而是一種對資源的高效利用。它所體現的,是當代年輕人對旅行方式的重新定義,以及他們在消費選擇上的獨立思考。
年輕人的窮游,是一場說走就走的奔赴。一個背包,一張車票,就能開啟一段未知的旅程。在并不高級的青年旅社,和來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談天說地,分享彼此的夢想與故事。在街頭巷尾尋找最便宜卻最地道的小吃,每一口都是對世界新鮮的探索。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有些事在特定的時間段、年齡段去做,感受便大不相同。張愛玲曾寫到:“對于三十歲以后的人來說,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而對于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實際上,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疲憊容易擊退出游的興致,生活的繁雜瑣事也逐漸消磨了對遠方的向往。讓我們愈發深刻地體會到,窮游富游,都不似少年游。
- 福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召開(2025-04-08 17:27:06)
- 《福州市摩崖石刻保護規定》3月1日起實施 非文物摩崖石刻納入保護范圍(2025-04-08 17:08:04)
- 兩岸漆藝聯盟在榕揭牌 閩臺將在技藝共傳等領域深化合作(2025-04-08 17:07:23)
- 長樂:旅游有活力 文化顯魅力(2025-04-08 17:06:48)
- 數字峰會現場體驗區參展報名啟動(2025-04-08 17: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