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話“玩家”演繹詩歌童謠
2018-04-23 09:56:44 來源:福州晚報
探索以“優美的方式”推廣方言
福州話“玩家”演繹詩歌童謠
民俗專家邱登輝誦讀《真鳥仔》。
福州晚報訊(記者 翁宇民 文/攝)21日晚,鼓樓區數字圖書館內聚集了一批特殊的“玩家”,他們精通并熱愛的是擁有悠久歷史的福州話。在他們的聚會中,如今局限在日常生活場景中的福州話,被演繹成優美的近現代詩歌與童謠,現場還深入探討了這一古老方言的歷史與現狀。
這也是一次閩都文化志愿者福州話研究小分隊的聚會。2007年,福州民俗專家方炳桂創立了閩都文化志愿者團隊——福州話研究小分隊,志愿者活躍于烏山上的道山觀,與外地人“攀講”,教他們說福州話。前日主講者之一即是方老先生的女兒、福建社科院機關黨委副書記方向紅。她與另一位主講人、嚴復翰墨館特約民俗研究員蔡林共同探討了福州話這一古老語音的歷史與現狀。
關于福州話的歷史,蔡林介紹,福州話是保存中古音(或稱唐音)最多的方言之一,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直在隨時代變遷而演化。方向紅以央視熱門綜藝節目《朗讀者》對傳統文學普及的推動為例,認為福州話的保存與推廣也需要這樣美的助力。福州話對于今人來說,雖然有難度,但如果有更多的人去研究它、探討它,尋找它的發音規律,福州話的難度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并且,如果用優美的方式去演繹福州話,破除人們對于福州話粗俗土氣的偏見,更有利于它的傳播和普及。
現場,“玩家”們實踐了福州話的詩歌及童謠演繹。民俗專家邱登輝誦讀了福州知名童謠《真鳥仔》,閩都文化志愿者鄭秀鴻誦讀了《沁園春·雪》,曾獲第一屆福州話大賽季軍的陳潔演繹了童謠《老鼠討親》。《福州方言字典》編寫者王可銓也參與了朗誦活動。他們甚至還將福州話朗誦玩上了“抖音”,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
這一福州話“玩家”沙龍活動是三山講壇的第二講,福州話系列第一講,由鼓樓區文體局、鼓樓區數字圖書館聯合福州嚴復書院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