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石雕藝人鐘景星:用石雕撐起愛的天空
2020-10-10 09:41:05 來源:福州新聞網
鐘景星展示聾啞員工用廢棄壽山石制作的盆栽。
每周二或周四下午,福清市融特石藝廠內,都會來一群福清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聾啞學生。無論多忙,48歲的鐘景星總會抽空,為他們演示石雕技藝。
鐘景星是福清市一名石雕藝人。他秉持助殘善念,在福清市特殊教育學校創辦了融特石藝廠,17年來為聾啞人提供崗前培訓和勞動就業,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記者近日見到鐘景星時,他光著膀子,滿身是泥扎在一堆石頭中間。跟著他的腳步,記者來到工作室,里面除了雕刻設備發出的聲響外,聽不到任何說話聲。
“如果不提醒,都看不出他們是聾啞人。他們用手語交流,所以顯得安靜。”鐘景星向記者解釋道,還不時用手勢與他們交流,了解當日的雕刻情況。
鐘景星是福清三山鎮人,18歲時拜石雕名家鄭則金為師,苦練3年出師,在福州市區擺地攤出售石雕工藝品。他的作品做工精細、設計新穎,深受人們喜愛,他很快賺得第一桶金。
2003年,鐘景星帶著一批學徒回福清創業,在福清市特殊教育學校創辦了融特石藝廠,“當時就想從特殊教育學校招一批學生當工人,能幫助他們就業。”后來,因與聾啞人有溝通障礙,鐘景星的學徒紛紛打起了退堂鼓,不到半年就逐一離開。偌大的石藝廠,只剩鐘景星一位老師,心力憔悴的他也有了放棄的念頭。但一想到聾啞人的不易,他咬牙默默堅守。
鐘景星說,因為溝通困難,在教學過程中,聾啞人只能在一旁觀摩。相處久了,他學會了簡單的手語,也與他們有了默契,產生更深的感情。如今,融特石藝廠成了福清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勞動技術和職業教育基地,普通聾啞技術員工平均月薪4500元至6500元,有的甚至上萬元。
石藝廠展廳內,擺放著海蠣餅、海蟶、蒜頭、生姜、花生等石雕作品,形象逼真。“這些精美石雕作品都是聾啞人創作的。”鐘景星說,選好石材后,就要經過繪圖、拋光、粗雕等工序,過程并不復雜,但每個環節都要精益求精,并非所有殘疾人都適合雕刻技藝。
鐘景星的家在福州市區,每天上午驅車到石藝廠,晚上趕回家,十幾年都是如此。“每次回家前,都要把聾啞人第二天雕刻的石材、內容準備好。”他說,在聾啞人面前,他像個“大家長”,要把他們的住宿、飲食都考慮好。
今年受疫情影響,石雕作品滯銷,已經堆滿倉庫。“不能暫時關停石藝廠,因為這是聾啞人的生活來源。”鐘景星說,對待殘疾人,要給予充分尊重。他每次看到員工,都喜歡用手勢對他們的作品表示贊賞,拍拍肩膀以示鼓勵。
- 評話表演亮相烏塔會館(2020-10-10 09:38:49)
- 九日臺上演民族管樂鑒賞音樂會(2020-10-10 09:37:37)
- 快訊!數字峰會期間工作日調整!福州下周一放假(2020-10-10 09:35:58)
- 數字峰會簽約項目成效顯現 助推福州高質量發展超越(2020-10-10 09:29:17)
- “雙節”假期 福州文旅市場再迎新高潮(2020-10-10 09: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