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蓖そ谂_長假迎客
2020-10-10 08:47:05 來源:福州新聞網
國慶長假里,馬尾亭江古炮臺公園內“歡度中秋 喜迎國慶”的大型布景,成為入園游客的主要取景點。這里的炮臺有著近400年歷史,以炮臺為主體,建成了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的亭江炮臺公園,免費開放。游客行走在綠水青山環繞的公園里,除了領略美好風景,還能追懷歷史。
亭江炮臺是我國現存少有的近代典型海防岸炮陣地,也是目前閩江下游炮臺遺跡中保留最完整的一座,成為研究我國近代海防體系及其演變的活教材。
修復后的紅夷大炮。記者 歐陽進權 攝
發現檔案
亭江炮臺位于馬尾區亭江鎮南般村,又稱北岸炮臺、南般炮臺,前臨閩江背靠群山,北距亭江鎮1公里,南距閩安村1.5公里,素有“省府門戶”之稱,成為閩江口近代海防體系的第二道防線。整個炮臺由山巔主炮臺、山邊前沿炮臺、臨江炮臺群及山后彈藥庫組成。炮臺與彈藥庫、炮臺與炮臺之間有地道相通,地道里設有休息室。2013年,亭江炮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文化旅游和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的重要場所。
歷史溯源
海防前線幾經風霜
講述人:馬尾區文保中心主任 張征
亭江炮臺始建于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清軍占領閩安后,在象嶼筑南岸炮臺,南般筑北岸炮臺。亭江炮臺(北岸炮臺)與南岸炮臺隔江相望,可形成交叉火力封鎖江面,成為閩江口重要防線。
雍正六年(1728年),亭江炮臺歷經70余年風雨,部分損毀,清廷準予修復。
炮臺在道光、光緒年間多次重修。道光三十年(1850),林則徐巡視閩江下游時見炮臺荒廢,上奏清廷,準予重建。光緒六年(1880年),閩浙總督何璟組織重修。
光緒年間,薩鎮冰族叔薩承鈺撰寫的《南北洋炮臺圖說》中描述亭江炮臺:北岸坐西向東,群山擁后,南屬閩安鎮,北由亭頭可達連江,地隸閩安右營,與南岸對峙,有虎踞龍盤之勢。
但是,在光緒十年(1884年)的中法馬江海戰中,法國艦隊在馬尾港突襲福建水師,退出時沿途摧毀閩江兩岸炮臺,并派陸戰隊登岸包抄,毀壞了亭江炮臺。
光緒十二年(1886年),船政大臣裴蔭森主持修復炮臺,新建了新式炮位,安裝了部分新式克虜伯要塞炮。
抗日戰爭中,亭江炮臺遭日軍破壞,不久再次重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亭江炮臺受到較好重視和保護。1986年,亭江炮臺被列為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亭江炮臺列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亭江炮臺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慶假期首日,一對父子在山巔炮臺留影。記者 歐陽進權 攝
保護傳承
悉心修繕 古為今用
2013年,馬尾區政府啟動修繕炮臺文物,2014年完成炮臺公園建設,增設停車場并進行園林綠化,公園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其中炮臺區域3000平方米。
2014年,馬尾區決定由福建船政文化保護開發有限公司對亭江炮臺進行統一管理。“由我們管理后,多次修繕保護炮臺,讓它古為今用?!备=ù幕Wo開發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2017年,前沿炮臺、沿江炮臺等處坑道出現土塊松動、塌方,他們立即進行修繕。去年和今年,為更好保護兩尊紅夷大炮,一方面原樣復制,一方面對古炮進行除銹、上漆等修復保護,現在展示在公園江邊的4尊紅夷大炮是復制品,修復后的大炮安放在山邊前沿炮臺上。
該負責人說,由于年代久遠,臨江炮臺4個炮位頂部三合土出現了不同程度風化、開裂,他們于是用符合文物保護的木柱加固。管理方還聘請測繪師測繪、調查炮臺風化程度,更好地保護整個炮臺遺址,讓它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基地。
國慶假期首日,記者走進公園,首先看到的是臨江炮臺,4個炮位呈一字形,陣地采用三合土棱堡式護墻,由糯米糊+沙+石灰等倒模而成,結實耐用,護墻上碗口大小的痕跡是當年炮彈攻擊留下來的。
再往上走是前沿炮臺,也叫山腰炮臺,是兩座相連的暗炮臺,屬于炮房式炮臺,原本有15個炮位。戰爭中,山腰炮臺被炸毀,現今只能看到4個炮位,這些炮位也用三合土筑成,配備小口徑火炮,定向攻擊近距離江面和江邊目標,掩護主炮臺。
最高處的山巔炮臺是亭江炮臺的主炮臺,設一個露炮臺炮位,炮口朝閩江,可攻擊中遠距離目標。山巔炮臺后下方設有三間營房一間彈藥庫,均為三合土墻體。當時閩安水師有500多人,整座山有50多座營房供官兵休息,后來因山體坍塌掩埋,現在的營房是根據當時格局仿造的。
專家點評
百余年來抗擊外侮的見證
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 陳悅
亭江炮臺這處有著數百年歷史的海防設施,見證了我國近代軍事設防的轉變和發展。在亭江炮臺,可以同時看到炮房式、露炮臺式等多種典型的近代炮臺建筑形式,是研究我國近代海防體系及其演變的實物例證,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亭江炮臺的突出價值體現在它的明確紀年和有文字可考,為研究清代以來我國東南海防的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成為研究我國近代海防體系及其演變的活教材。
亭江炮臺是軍事設防轉變的重要標志。從清代順治年間設立炮臺開始,到近代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在閩江口營造了數道防御體系。亭江炮臺作為清代在閩江口的軍事設防,有別于以往朝代,其顯著特征是由建要塞、城堡向建炮臺轉變,由城防向海防轉變,由防御來自內陸的游牧民族或內部王朝反叛勢力到防御外來的西方列強轉變,體現了當時火器在要塞防御運用上的發展,也體現了清代中國海防思想和戰略的發展。
亭江炮臺還是我國近百年來謀求獨立自主的一座豐碑。從鴉片戰爭抗擊英軍的閩安防線,到甲申海戰抵抗法國軍艦的閩江口防線,再到抗日戰爭防御日寇入侵的閩江要塞,亭江炮臺是百余年來一次次抗擊外侮的見證,是中國近代海防歷史的縮影。
- 笛聲悠悠,掬沙繪畫,共迎雙節(2020-10-10 08:44:58)
- 福州景區和文化場館4日迎客流小高峰(2020-10-10 08:43:25)
- 永泰全域旅游 實體卡變數字卡(2020-10-10 08:41:25)
- 鄉村游莊寨游游人如織 永泰旅游“全面開花”(2020-10-10 08:39:13)
- 《福州,聽我說》宣講員:訴說奮斗故事 點贊偉大祖國(2020-10-10 08: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