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30人丨林炳熙:鋪路架橋為榕城 最是初心顯本色
2022-06-28 16:55:02 來源:福州新聞網
這是榕城的一個尋常周末,工業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正有序通行;長樂國際機場內,一架架飛機如銀燕翱翔,架起空中橋梁。
30年來,福州市政建設始終大步向前,城市路網、交通樞紐,助力城市發展闊步前行,更為“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的發展插上夢想的翅膀。
一條城區主干道,一座城市航空樞紐,都與一位城市建設者的名字緊緊相牽。
他就是原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現市城鄉建設局)計劃科科長,長樂國際機場建設總公司場道工程部經理林炳熙。
1995年9月,在連日中暑發高燒的情況下,林炳熙仍堅持在長樂國際機場場道建設工程工地上工作,最終引起腦水腫,離開了他熱愛并為之傾盡全力的城建事業。病危的時候,他念叨著的依然是:“一區二區三區,這里還要兩車土!”“絕對不能干砌!絕對不能干砌!這會毀了機場。”
48,是林炳熙活過的年歲;25,是他為之奮斗的工作生涯;15和2,則是他為深愛的故鄉修建的路和橋的數量。國貨西路、工業路、白馬路、烏山路、銅盤路等15條城市干道,洋頭口立交橋、鼓屏路天橋等2座橋梁,加上長樂國際機場跑道、滑行道、停機坪,這位不知疲倦的人民好公仆,用專業眼光與赤誠初心,為榕城發展鞠躬盡瘁。
他,是好學上進的路橋建設專家。
從南京工學院畢業后,林炳熙干一行,學一行,精一行,努力學習新知識,寫的讀書筆記達300多萬字。每天清晨的英語朗讀聲,成了工地上最準時的“鬧鐘”。
據了解,福州自1987年以來新建的道路中,有三分之二是由林炳熙出任現場管理的。他擅長學以致用,為保證“先天條件”不佳的廣達南路路面平坦不下沉,他采用“吸泥棒沖法”并獲得成功。修工業路,是福州第一次采用大管徑施工,面對地下水較淺的軟土地基,他又摸索出一套符合福州地層特點的“井點施工法”,確保了工程質量。
他,是精打細算的管理者。
在修每一條路時,林炳熙都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巧用地下原設管線、耐心做拆遷戶工作等諸多方法,節省國家資金,僅1987年到1993年,通過精確運籌,就為國家節約了100萬元。
長期與林炳熙合作的原福州市城市建設專項工程審核小組組長鄭國祥介紹說,林炳熙曾協助核減了近5000萬元的道路修建造價,在長樂國際機場施工項目中,通過他的合理化建議,又節約了3000萬元。
他,是勤奮、廉潔的楷模。
參加工作的25年里,加班加點是林炳熙的工作常態。他曾經使用過40多個工程隊,但沒有一個工程隊與他沾親帶故;不收紅包、不收禮品、不吃請、不參加任何施工單位邀請的娛樂活動,是大家熟知的“四不規定”。
在擔任福州道路指揮部指揮的6年間,經林炳熙簽字的工程款高達5億元,但他沒有舍得為自己配一部手提電話;他一生穿過的唯一一套西裝,是當工人的妻子用工作服改制的……
轉眼,林炳熙已離去27年,但在他曾經工作過的市城鄉建設局,這位兢兢業業不求回報、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好公仆,仍是許多城建人的榜樣與前行的指引。
“以榜樣為‘燈塔’,我們這支城建鐵軍,將傳承林炳熙的為民初心與使命,接續奮斗,砥礪奮進,為福州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書寫更亮眼的‘城建篇章’!”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福建主會場見聞(2022-06-28 16:54:27)
- 閱讀小人書 學習大道理 閩侯舉辦專場活動(2022-06-28 16:53:55)
- “閩江之心”征集特色標識 最高獎5萬元(2022-06-28 16:52:37)
- 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邀你看考古展參與文物鑒賞(2022-06-28 16:51:04)
- 第三屆中國食用菌產業博覽會在福州開幕(2022-06-28 16: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