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走進鼓嶺:百年情緣代代傳 鼓嶺之行收獲大
2024-07-24 10:02:39 來源:福州新聞網
“我們在鼓嶺,上了一堂特別生動而難忘的課”“我給遠方朋友寄上一封信”“我聽到了柯志仁打虎故事”……新一期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26日走進鼓嶺,尋寶探幽。許多小營員表示收獲滿滿,親身體驗那段跨越百年的鼓嶺情緣。孩子們在福建省語文學科名師指導下,將“鼓嶺之行”所見所聞所想所感,訴諸筆端。
營員們在鼓嶺度過了難忘的一天。
聽一次鼓嶺故事
百年前的鼓嶺,因夏季清涼宜人,吸引眾多世界各地的商人、外交官、傳教士等來此度假。他們建了一棟棟風格各異的避暑別墅,與當地村民結下深厚友誼,形成了一個多元文化相融的國際社區。
“鼓嶺·家族故事展示館”是本期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鼓嶺之行的第一站。展示館以鼓嶺故事為主線,圍繞一個展區一個家族,還原了福益華、蒲天壽、蘭馬利亞、柏齡威、柯志仁、藹樹棠、程呂底亞、穆藹仁8個家族的鼓嶺往事。
“我在《福州晚報》看到柯志仁在鼓嶺打虎的報道,他還有一個打虎助手叫達達。”在柯志仁展區前,小營員們頓時被柯志仁的經歷所吸引,紛紛駐足觀看。有的營員邊看邊記,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工作人員給營員們講《啊,鼓嶺》文章的由來。
富家別墅門前,屹立著一座女挑工雕塑,雕塑挑筐內有一名襁褓里的男嬰。從講解員口中,小營員們得知男嬰是以“鼓嶺之友”穆言靈的丈夫穆彼得為原型。穆彼得的父親,叫穆藹仁,曾在英華中學任教,抗日戰爭期間曾是一名援華的美國飛虎隊隊員。
六月的鼓嶺,絢麗多彩,清新怡人。伴隨著繡球花香,小營員走過枝繁葉茂的千年柳杉,穿過青石鋪就的鼓嶺老街,經過百年泳池,來到充滿浪漫異域風情的萬國公益社,大家仿佛看到了昔日中外兒童不分膚色、不分國籍在此嬉戲玩耍的場景。
小營員們還走進由青、黑、白等不同顏色的石頭砌成的萬國公益社。“一個孩子的童年”“一位老人的愿望”“一群尋根的人們”……每一個故事,都飽含著一份深深的情誼,小營員們邊走邊記,感受中西方交融“鼓嶺故事”的歷史底蘊。
營員們寫明信片,寄給親朋好友。
寄一封鼓嶺信件
美國人加德納在鼓嶺度過了自在的童年時光,對鼓嶺的眷戀貫穿了他的一生,直到臨終前他仍在喃喃著“Kuliang、Kuliang”。加德納夫人多次尋訪后,通過印著“Kuliang”的郵戳找到福州鼓嶺。
鼓嶺郵局是我國早期五個著名的夏季郵局之一,原隸屬于福州郵務總局,當時每年端午節后開張,中秋節后關閉。老郵局曾為中外友人往來與溝通起到重要的橋梁作用,加德納先生珍藏的蓋有“Kuliang”郵戳的信封即源于此。
去“神秘”的鼓嶺郵局,寄一封信,成為此次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的一大亮點。百年前,在鼓嶺度假的外國人通過鼓嶺郵局,將一封封印著鼓嶺郵戳的明信片寄往世界各國,鼓嶺從此蜚聲海外。
“蓋上鼓嶺郵局的郵戳特別有紀念意義。”來自湖濱小學的齊璟昕同學精心挑選了一張特色明信片,準備寄給山西的奶奶。蓋好郵戳,再投進郵筒,滿滿的儀式感,“希望奶奶收到這張明信片時,能感受到我來自鼓嶺的祝福。”
鼓一小的陳又嘉同學說,鼓嶺之行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里的風景很美,鼓嶺故事更美。這次來到郵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寄一張明信片。
在鼓嶺郵局,綠樹掩映間,還有一口百年老井,至今汩汩冒著清泉,靜靜陪伴了鼓嶺百余年。小營員們仔細觀賞井圈外壁陰刻的“外國本地公眾水井”等字眼,感受到百年前中外人民共飲一井水的和睦氛圍。
陳秀娟老師指導營員們寫作。
上一堂鼓嶺之課
在鼓嶺,什么最打動你?你今天收獲了什么?……26日下午,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邀請4名來自長樂區星紀園學校的語文名師——長樂區星紀園學校校長、福建省語文學科帶頭人陳秀娟和語文老師林莉莉、吳捷、張淑怡等,為小營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鼓嶺之課。
課程伊始,陳秀娟從鼓嶺故事切入,圍繞鼓嶺風景、鼓嶺上的小動物等,邀請小營員講述行程感受,分享個人的感悟,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拉近了與同學們的距離。
“我覺得鼓嶺郵局很有意思,它的郵戳是中英文”“鼓嶺的繡球花開得很漂亮”“8個外僑家族的故事很感人”……陳秀娟等4名語文老師,結合小營員的表達,幫助他們提煉寫作重點和主題,逐一指導,啟發寫作思維。
現場,30多名學員在4位語文老師的啟發下,寫作思路逐漸清晰。大家文思泉涌,紛紛拿起手中的筆,投入創作中,將百年前鼓嶺的動人往事、景色、互幫互助的鼓嶺情緣付諸筆端。
當天,陳秀娟等4名語文老師,還針對小營員現場完成的文章進行一對一指導、修改、點評,評選出福州晚報寫作訓練營“最佳寫手”“寫作小能手”“最佳觀察員”。老師們既肯定和表揚亮點,又指出問題和不足,并提出具體的修改建議。在互動交流中,小營員逐步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最佳寫手”、鼓樓區溫泉小學陳嘉欣同學記錄了她發現繡球花的過程:“忽然,有一抹紫色與我擦肩而過,那一刻,心中便印下了它的影子。我回頭,看見一叢綠色中的紫色。遠遠地看著,它圓圓的樣子,讓我腦海中想到了古時候的‘繡球’。”
“最佳寫手”、倉山區第七小學王昊辰同學以《書自故人來》為題,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講述了他在鼓嶺郵局,穿越時空與信件人物對話的場景。寫作形式新穎、內容有趣。
據悉,這些文章待學生回家后進一步修改提升,將擇優刊發在福州晚報融媒體平臺。
- “鼓嶺緣”中美青年交流周青年集市暨非遺展演舉行(2024-07-24 10:00:51)
- 當外國青年遇見中國非遺(2024-07-24 09:59:42)
- 美國塔科馬代表團、檀香山代表團沿閩江走讀福州(2024-07-24 09:58:36)
- 《夢回鼓嶺》英文廣播劇全球發布 取材于加德納的真實故事(2024-07-24 09:53:28)
- 文化中國行|福州古厝傳新韻(2024-07-24 09: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