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30事|福興經濟開發區:從田野走向世界
2022-05-31 10:29:51 來源:福州新聞網
上世紀90年代,在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倡導下,世代務農的鼓山人民自籌資金建設起全國首個民辦開發區——鼓山福興投資區(福興經濟開發區前身)。
晉安湖“三創園”效果圖。
從一窮二白起家,敢想敢干、敢為人先的精神,始終鼓舞著福興人在每一次產業變革中,勇立時代潮頭。
回憶起過往歲月,曾任第一任福興投資區管委會副主任的陳定河仍激情澎湃,“在國家不下撥一分錢,不下調一個人的前提下,讓當地農民自辦投資區,這是前所未有的。”
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投資區靠“鄉政府收入擠一點、建筑隊伍墊一點、銀行貸一點、各村出一點”,以土地使用權轉讓吸引外資,籌到了園區建設的第一桶金。
園區成立一周年之際,習近平寫下《從田野走向世界》一文,并發表在1992年1月1日《福州晚報》上。他表示,這一年,鼓山鄉民邁出的步伐,跨越了歷史上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開發區成不到4年,園區企業就超過100家。進入21世紀,園區通過“退二進三”,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如今,園區以科技創新、科技孵化為主導,集聚規模以上企業84家,年產值億元以上工業企業46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1家,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15家,集聚來自美國、德國、日本、瑞典等的跨國公司和世界500強企業。園區GDP占晉安區半壁江山,成為引領當地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30多年風雨同舟,園區和企業彼此見證成長。茶花家居從家庭作坊發展為上市公司;福州高意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廠成長為全省光電龍頭,躋身全球第一大電子元器件供應商,上線第三代碳化硅生產線,牽頭打造國際光電組件產業中心;海王福藥、兆豐華斬獲生物醫藥領域全國“單項冠軍”;中電福富、中信網安等瞪羚企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賽道加速奔跑……
2020年,福興開發區在全省17個省級開發區中率先轉型,建設晉安湖“三創園”,發展都市新型產業、創新型產業及智能智造產業,同時按照產城人融合理念,探索“政府+國企”投融資模式建設標準化園區,大項目、好項目紛至沓來。
走進園區,可以看到高聳的塔吊、建設中的高樓,聽到夯機的轟鳴,那是一個又一個項目落地的“回響”。如今,湖塘科創園、晉安三創中心、數字內容產業園等科創載體加快建設步伐,數字經濟、總部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在這里延鏈集群,蓬勃發展……這一方創新沃土正走向又一個春天。
- 30年·30事|永泰構建產業新格局加快后發趕超(2022-05-31 10:28:07)
- 30年·30人丨林冬梅:與希望的邂逅(2022-05-31 10:27:17)
- 第七屆世界閩商大會將于6月18日在福州舉辦(2022-05-31 10:26:03)
- 30年·30事|福州垃圾分類水平躋身全國大城市前五(2022-05-31 10:24:52)
- 有福之州的幸福密碼——寫在“3820”戰略工程實施30周年之際(2022-05-31 10: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