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美術館:活化利用歷史文化遺產 打造文博藝術新空間v
2024-04-02 10:10:55 來源:福州新聞網
3月1日,福州市美術館(黃培松故居)獲評2023年長三角及全國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百佳公共文化空間獎”。2日,記者實地探訪福州市美術館,了解其獨特魅力和文化亮點。
福州市美術館位于臺江區中平路172號,館址也是黃培松故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故居建于清末,坐北朝南,前后三進,面闊五間,建筑面積約2000㎡,是福州市現存唯一的武狀元府。
記者看到,大門正面的鏡面墻和左右相對龍虎垛的對看墻上,有四幅栩栩如生的花鳥紋飾圖案,旁邊還有一段紅磚砌成的墻體,而故居內也可見到不少紅磚元素。工作人員說,以紅磚作為建筑材料,是閩南建筑的主要特征,而故居主人黃培松祖籍南安,這座大宅是黃培松高中武狀元后將其父經營的“泉泰茶行”擴建而成的。
據悉,該館是福州市保護利用歷史文化遺產的典范。在故居修繕過程中,保留延續本地穿斗式構架、硬山頂形制,斗拱、隔扇、石柱礎等構件,特別是臨街垂花門用工獨到,綠植小景點綴其中,營造一步一景的優美景觀。房屋橫梁、筒柱、雀替及墻壁門窗等,均雕刻鳥、獸、魚、蟲等圖案,雖經歷歲月洗禮,也難掩精美。
在營造文藝氛圍上,大門匾額“福州市美術館”集自現代畫家徐悲鴻行書,三進廳堂分別裝飾有清代書法家伊秉綬隸書對聯、弘一法師李叔同楷書對聯、福州籍書法家潘主蘭甲骨文對聯等。同時,該館利用廳堂敞亮、廂房眾多的優勢,開設藝術展廳、圖書室、創作室、培訓室等,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文博藝術公共文化新空間,年均接待游客量10萬余人次。
今年春節,甲辰啟瑞——年味郵票藝術展在福州市美術館開展,展出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新中國發行的四輪45套生肖郵票以及眾多設計者的創作手跡,還有部分國外生肖郵票精品等,免費對市民游客開放,持續到3月10日。“我經常帶著孩子來這里參觀美術、書法、攝影、工藝等展覽,可以身臨其境感受古厝景觀和藝術氛圍。”市民王顯如說。
福州市美術館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福州市公共文化服務陣地的重要片名,該館將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典藏大家藝術精品、搭建藝術交流平臺、促進當代藝術創作、惠及公共文化服務為目標,持續完善提升基礎設施,精心策劃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美育公教活動,打造集展覽陳列、收藏保護、學術研究、藝術交流、教育推廣與文化休閑于一體的公益性文化藝術場所,助力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
- 三百年古厝 打造福建非遺展示窗口(2024-04-02 10:08:56)
- 楊明:《古厝新韻》摘“山花” 《龍騰盛世》綻“百花”(2024-04-02 10:06:29)
- 三坊七巷愛心樹化身文創“搖錢樹” 春節“搖”來百萬元(2024-04-02 10:05:17)
- 烏山摩崖石刻:罕見的文化寶庫(2024-02-26 15:28:06)
- 2024昌吉州全域旅游推介會暨微景點項目招商會在福州舉辦(2024-02-26 15: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