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建設海西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2011-12-18 16:17:48 來源:福州文化創意產業網
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緊緊抓住中央支持海西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圍繞打造“引領海西、具有強大輻射力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的目標,以現代傳媒業、動漫游戲業、設計創意業、工藝美術業、文化休閑旅游業、文化會展業、廣告創意業等七大產業為重點,強化保障,營造環境,推動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跨越發展。據統計,2004-2008年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9.8%;2008年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123億元,占全市GDP的5.38%;2009年增加值為153.82億元,占全市GDP的6.1%;2010增加值達到192.3億元,列全省各地市首位,占全市GDP的6.2%。截止目前,福州已建成1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個國家影視動漫實驗園和16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成為福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發揮資源優勢,走特色文化產業發展之路
發揮福州歷史文脈資源優勢 把繼承弘揚閩都文化貫穿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全過程,加快建設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曇石山文化三大文化旅游景區,啟動朱紫坊歷史街區、上下杭歷史街區、安泰河美食一條街改造,規劃建設閩安村、螺洲鎮、林浦村三大歷史文化名鎮(村),構筑安泰河、白馬河、晉安河三大內河文化旅游休閑帶,推動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三坊七巷高票入選“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永泰嵩口鎮等三個村鎮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閩都文化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優勢 以閩劇、壽山石雕、脫胎漆器、軟木畫等1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48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重點,建設東方漆空間創意園、壽山石文化城等產業園區,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市場有效結合,發展壯大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工藝美術產業。
發揮溫泉資源優勢 堅持文化、特色、產業聯動,深入挖掘溫泉文化內涵,提升完善了一批溫泉文化休閑旅游和景觀設施,大力推進貴安、桂湖、中心城區三大溫泉旅游片區建設,規劃投資1.3億元建設中國溫泉博物館,舉辦溫泉文化旅游節活動,推動溫泉文化休閑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獲得“中國溫泉之都”榮譽稱號的省會城市。
發揮生態資源優勢 積極推動文化與旅游的融合,以海峽兩岸共建的環馬祖澳旅游區為龍頭,以瑯岐國際旅游島為依托,以閩江日夜游、濱海3S度假為重點,以東海郵輪與時尚游艇為特色,整合發展江海度假游品牌;大力發展鼓山生態避暑、旗山鄉村度假、國家濕地公園等環城休閑游憩產品,推出一批涵蓋80多個鄉村旅游點的特色鄉村游線路,閩侯棋盤寨榮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稱號。
深化體制改革,激發文化產業發展內在活力
扎實推進文化管理體制改革 福州市文化局、市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合并成立福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同時合并原廣電、新聞出版、文化等部門的文化市場行政執法職能,正式掛牌成立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各縣(市)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也已全部完成,初步建立了市、縣兩級統一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格局。
全面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制度改革 市群藝館、市圖書館、市博物館、市考古隊4家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三項內部制度改革,重新調整內部機構設置,實行全員聘任制和競爭上崗,建立了以業績為導向的績效評價制度,充分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
深入推進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 全面完成了兩家電影發行放映單位(福州市電影公司、福州市大眾電影院)轉企改制;福州市歌舞劇院轉企改制方案已經市委常委會研究并原則通過,將按照常委會會議紀要精神加緊組建福州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其余市、縣兩級國有文藝院團正按中央和省里文件要求制定改革方案。
持續推進市屬新聞媒體改革 福州日報社改革堅持分類推進,時政類的福州日報、福州晚報、福州新聞網改革堅持采編與經營兩分開,非時政類的《家園》雜志全面實行公司化運作,注冊成立了福州報業傳媒有限公司、中演協(福州)文化經紀有限公司,積極拓展多種經營;福州廣電集團積極推進人事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電視生活頻道、影視頻道和廣播電臺實行頻道制運作,建立了福州明珠網,節目收視率和市場份額不斷提升。
[Page]培育產業集群,推動跨越發展
抓項目引領 按照“策劃一批、在建一批、建成一批、儲備一批”的思路,狠抓項目建設,促進項目早動工、早建成、早投入使用。今年我市加緊推進56個重點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建設,項目總投資達500多億,預計年內將完成投資25億元以上。
抓園區建設 以工業轉型升級為契機,利用老廠房,規劃建設了芍園壹號文化創意園、榕都318文化創意藝術街區、福百祥1958文化創意園、新華文化創意園等一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地)。同時,加快建設海西創意谷、海西(網龍)動漫創意之都、海峽(時代華奧)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冠城大通海西文化創意園、鼎鑫建筑設計創意園、橘園時尚設計創意園等一批定位準確、優勢明顯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有力推動了產業集群建設。
抓龍頭帶動 把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為培育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制定《福州市文化創意產業示范企業、示范基地(園區)評選命名管理辦法》,評選出19家第一批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范企業、示范基地。在網龍、時代華奧等一批龍頭企業帶動下,培育形成了網絡游戲、工藝美術、創意設計、工業設計等產業集群,大大增強了我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后勁。
凸顯對臺優勢,推動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合作
加大宣傳推介力度 多次組織文化創意企業赴臺灣、香港宣傳推介,2010年5月赴臺舉辦文化創意產業推介會,就文化創意產業交流、項目合作、園區建設以及創意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對接,簽署了8項合作協議,取得豐碩成果。在2011年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上,我市共有53個簽約項目,簽約額總計76.3622億元,其中上臺簽約10項,上臺簽約額合計25.96億元,招商項目共32項,總投資177.958億元。
打造合作交流平臺 成功舉辦了兩屆海峽版權(創意)產業精品博覽交易會,今年第二屆版博會展出作品1530件,臺灣參展企業和作者240家(名),占總參展單位近50%,展會簽約項目31個,總簽約額61億元,進一步凸顯了兩岸創意產業交流合作的平臺作用。舉辦中國•福州國際漆文化傳承與創新高峰論壇、中國(福州)國際溫泉高峰論壇、中國(福州)動漫電子消費展,達成一系列交流合作協議。目前正在規劃建設臺灣文化創意園、臺灣創意商品一條街,進一步促進榕臺文化創意產業深度對接。
強化發展保障,營造文化產業發展外部環境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了福州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和福州市文化創意產業辦公室,建立了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考核評價機制,形成一套科學、高效的產業發展推進機制。在市委宣傳部設立了文化發展改革處,各縣(市)區也已成立了相應機構,初步形成市、縣兩級協調統一、運轉順暢的文化創意產業管理網絡。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先后頒布實施了《福州市文化強市綱要》、《福州市推動動漫游戲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2010年4月重新修訂)、《福州保護發展傳統工藝美術的實施意見》、《福州市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意見》、《福州市文化創意產業示范企業、示范基地(園區)評選命名管理辦法》等產業政策,為文化創意產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我市還建立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采取貸款貼息、項目補助、資助和獎勵等方式,積極扶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據初步統計,每年僅市本級財政用于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性資金就超過5000萬元。
強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著眼產業發展要求和企業需求,依托園區,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社會化服務”的原則,積極推動投融資公共服務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版權評估交易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展望十二五,福州市將圍繞富民強市、和諧宜居的建設目標,加快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通過壯大規模、鞏固提升工藝美術業、文化休閑旅游業;積聚優勢、集中突破動漫游戲業、設計創意業;項目培育、輻射帶動以現代傳媒業、文化會展業、廣告創意業等方式,到2015年力爭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的增加值超過600億元,約占當年全市GDP的10%,成為福州市的重要支柱產業,把福州建設成為輻射海峽兩岸、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海峽西岸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 主題公園步入迷茫時期 ,還能否打出擦邊球(2011-12-18 15:58:52)
- 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創意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的意見(2011-12-08 09:57:29)
- 福建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2011-12-02 17:30:41)
- 福州市文化創意產業示范企業和示范基地(園區)評選認定和考核管理辦法(試行)(2011-12-02 17:21:47)
- 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2011-12-02 16:12:38)